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2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王昀琛  薛亮 《中国沙漠》2016,36(5):1481-1488
以西安市1998-2013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构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依据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二者关系,最后运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趋势,以期为二者关系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二者间存在复杂时变非线性的动态耦合关系,即1997-2005年为发展初期,土地利用类型为勉强协调类土地利用滞后型,关系并不稳定且协调水平低;2006-2011年为发展中期,类型转换为初级、中级协调类土地利用滞后型,关系开始趋于稳定;自2012年后基本稳定在良好协调类生态环境滞后型,呈V型轨迹并向有序、稳定的协调关系发展。(2)1997-2012年二者评价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影响协调发展度的主要因素从生态环境逐渐演变为土地利用。因此,平衡二者发展速度,调控土地利用方式,对协调发展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82.
奇台县气候变化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台县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东端的一个农业大县,天山北坡经济带是国务院西部大开发中重点经济发展带,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该经济带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组织了软科学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奇台县就是要利用这些政策环境和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为动力,开放为途径,项目为载体,结构调整为主线,培育建成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产业接替区、延伸区。”  相似文献   
483.
对矿业城市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城市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探讨了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矿业城市规划在交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旅游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84.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无论从国内外大环境上,还是从地域优势上看,环渤海地区都面临大开发、大发展的契机,面临跨世纪的腾飞机遇。因此,该地区的社会稳定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85.
陈炳飞 《地理教学》2006,(11):21-22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地理2”特别强调人地理要素和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以人教版为例,在全书六章中,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标题中都直接含有“发展”或“变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标题中的“城市化”也隐含着发展变化之意,正部分更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人口过程、城市化过程、农业和工业地域形成过程、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等人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486.
基于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三大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ESDA和GWR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我国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指数较低,十年来虽呈上升趋势但增幅较小,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及西南部四川省,十年来呈现高值区扩散、低值区面积有所缩减的发展态势;三大子系统在不同的省域单元上空间表现各异,发展水平差异表现为生态>旅游>文化,东部省份三大子系统整体较高,西部整体较低且生态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文化、旅游发展水平,中部省份介于两者之间;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从影响机制来看,行政力度、经济基础、市场条件及开放程度对区域生态-文化-旅游协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487.
《山东地质》2008,24(2):F0003-F0003
新年伊始,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举行了2007年度总结表彰暨迎春联欢会,全院在职、离退休干部职工300多人参加了会议。王君仁院长代表院党委、院领导班子回顾了2007年度我院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成功经验,并提出2008年度全院工作的总体思路。王院长指出,2007年在省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全院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全院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88.
河南省区域发展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方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型协调度评价为基础,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河南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县(市)协调度高,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的县(市)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层和紧密层;中心城市协调度低,主要中心城市处于资源环境滞后型失调发展阶段;弱协调区域与经济社会滞后型区域面积广,后者主要分布在豫西南伏牛山区、桐柏大别山区和黄淮平原广大地区;区域协调度在空间上由高至低依次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和豫东地区。最后,根据不同协调性类型区提出了分区管制策略。  相似文献   
489.
正近年来,全省上下紧扣"加快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线,坚持统筹城乡,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城镇过度蔓延扩张、土地利用粗放、重"量"轻"质"等问题也对国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提  相似文献   
490.
以腾冲市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腾冲市在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联系和矛盾,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利用和保护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两者之间问题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