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童国庆 《海洋世界》2013,(11):58-59
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海外属地——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是世界海洋遗产之一,由群岛核心地带和6个相连的海洋区域组成。  相似文献   
82.
车忱 《海洋世界》2007,(7):57-61
至今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经常看到外公的书桌上摆着国外来信,其中有不少邮票图案是美丽的海洋生物,寄信人地址用中文写着“雪梨”。这个名字真有意思!问了外公才知道,雪梨是南半球的一个城市,大陆习惯叫它“悉尼”,而“雪梨”是港台地区对它的称呼。寄信人是外公的大学同学,已经在那边长期生活了。后来,凡是看到有关悉尼的新闻,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看到的那些美丽邮票。  相似文献   
83.
84.
85.
全球夏、冬季加热场的气候学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1948-2002年全球夏、冬季节大气热源的气候分布,并对其年代际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球存在4个主要的大气热源中心,其位置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分别位于中非、孟加拉湾附近、热带西太平洋菲律宾群岛附近及加勒比海西南部;冬季则移至南非、海洋大陆至印度洋一带、澳大利亚西北部至南太平洋一带及南美洲北部.夏季中非、热带西太平洋菲律宾群岛附近及加勒比海西南部大气热源都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中非热源在20世纪70年代存在减弱突变,而热带西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和加勒比海西南部热源存在增强突变,孟加拉湾热源强度存在减弱变化趋势.冬季南美洲北部热源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70年代中期存在增强突变,南非和海洋大陆至印度洋一带热源强度存在增强变化趋势,而澳大利亚西北至南太平洋一带热源强度存在减弱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6.
安云 《地图》2006,(4):86-93
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东南,是该群岛最大的岛屿,长145公里,宽40公里,面积约6500平方公里。岛上蜿蜓一条死火山,  相似文献   
87.
一、猜谜活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投影亚洲政区图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内容,抢答出国家名称及代号,其提示内容采用递进式、间歇式:①在我们亚洲,有个岛国;②面积不大,却是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③它和我国一衣带水;④它和我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但也侵略过我国。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南太平洋环流区底层海水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通过IODP 329航次获得了该区域7个站点的底层海水样品,利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法获得菌株后,进行16SrDNA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从南太平洋环流区7个站点的底层水中分离出174株深海细菌,这些菌株属于4个门,30个属,78个种。其中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有143株,在数量和种类方面均占主导地位;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7株,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2株,厚壁菌门(Firmicutes)11株,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5株。优势属有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弧菌属(Vibrio)、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10个属;优势种有居珊瑚假交替单胞杆菌(Pseudoalteromonas paragorgicola)、子午盐单胞菌(Halomonas meridiana)、坎氏弧菌(Vibrio campbellii)、西班牙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hispanica)、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等12个。在7个站点中,位于环流边缘的U1371站点分离出的菌株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站点,且是7个站点中唯一1个包含了分离出的所有6个门类的站点,多样性最高;而U1369和U1370站点都只分离出γ-变形菌纲1个门类。此外,9株细菌可能为海洋细菌新属或新种。  相似文献   
89.
“岛国”,在这里是从最严格意义上说的.即指国土全部(百分之百)由岛屿组成的国家而言。世界上拥有岛屿的国家甚多.但不能一律称为岛国。例如很多沿海国都拥有岛屿,但不论拥有多少岛屿,都不算岛国。此外,拥有岛屿而首都设在大陆上,或虽然首都设在岛屿上而在大陆拥有领土的国家.也不计入岛国之内。截至1999年春,全世界共有岛国45个,其中亚洲9个,欧洲4个,非洲6个,大洋洲13个,美洲13个。这些岛国几乎占世界上主权国家总数(193个)的1/4。可见即使单纯从这个比数看,岛国在当今的世界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相似文献   
90.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模式模拟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模式模拟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的能力,本文利用CMIP5(CoupledModel IntercomparisonProjectPhase5)模式的模拟数据评估了15种模式模拟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Dipole, SPSD)时空分布的效果,并予以评分。结果表明:其中10种模式可以模拟出完整的SPSD生成发展过程,且SPSD的主要区域与观测较为接近,但其余5种模式在模拟强度、位置与观测有较大出入;所有模式在模拟SPSD生成阶段时比观测提前一个月出现偶极模态,1/4的模式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偶极异常可以追溯到6个月之前;潜热通量与SST的时空分布显示,潜热通量是影响偶极模态生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模态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的调制,在模态发展最强时部分模式的正极上方有正潜热通量异常,即海洋向大气传递热量。分析显示模式模拟海气耦合过程中的SST模拟强度较观测偏强,气压方面与观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