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344篇
海洋学   55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8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本文通过对长城站区燕窝湖岩芯沉积物中稀土元素丰度、分布模式、特征参数和稀土元素之间以及其他元素的相关系数研究,探讨了该湖岩芯的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燕窝湖岩芯沉积物中REE分布模式与菲尔德斯半岛火山岩类较相似,并与长城湾表层沉积物类同,表明它们的物质来源具有同源性。山此推论,该湖岩芯沉积物的母岩主要来自菲尔德斯半岛火山沉积碎屑岩,并保留了岛弧型的特征。同时,还表明该湖盆沉积环境系以干旱的冰川环境为主导,化学风化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952.
利用南极地磁资料研究了地磁扰日变化SD场特征。1)SD场变化不如Sq场变化规则,无明显的昼夜差异;太阳活动高年(1991年)比下降年(1994年)SD场变化更强烈。2)极隙区中山站SD场变幅比亚极光区长城站和北半球低纬区北京台的SD场变幅大10倍以上。3)中山站S0D(H)变化呈“正弦波”形态,与长城站和北京台S0D(H)变化形态相反。4)中山站S0D等效电流矢量在早晨-下午(02~15h)矢量方向为反时针西向,下午-夜间(15~02h)矢量方向为顺时针东向,这是由极区东向、西向电射流和极区电流涡旋所引起;长城站与北京台S0D等效电流矢量很小,这是由极区东向和西向电射流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953.
利用南半球500hPa和海平面气压网格点资料和南极海水资料,对广西前汛期降雨作了相关计算和初步分析,认为澳大利亚高压、马斯克林高压、南太平洋高压在前汛期不同时期起着季风分量和季风变异源的作用。指出,前汛期南半球海平面气压距平场特征和南极罗斯海方向海冰北界距平对广西区前汛期雨情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954.
955.
956.
南极数据目录系统(ADDS)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DDS是国际南极领域高度重视和许多国家共同研究的课题,是南极数据国际交流和共享的基础,也是国际南极数据管理发展的首要切入点。本文阐述了ADDS的六条开发原则并对其框架结构加以了分析,指出ADDS应采用国际目录网络(IDN)的目录交换格式(DIF),以利于提高南极数据目录的兼容性和实用性。本文还说明了AMD工具箱的设计思想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其改进方法。经过研究和实践,对南极数据目录条目的分类、ADDS的开发提出了见解及其实施方面的建议,预测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7.
段威武  曹流 《极地研究》1998,10(2):29-35
根据乔治王岛海军湾亨内克角群上部凝灰质砂泥岩夹层中的孢粉化石组合特征,讨论其时代归属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亨内克角群上部火山沉积岩中孢粉化石共40余种,主要成分为冈瓦纳早第三纪群落,属Weddelian生物地理区,Nothofagidites为代表分子,其中N.cf.saraensis和N.cf.flemingi的存在以及Proteaciditesspp.的缺失,提示含化石地层时代可能属渐新世,沉积环境为近中低山区的湖沼环境,气候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958.
南极麦克斯韦尔湾及邻近海域高锰酸钾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南极水域的污染状况,于1993年12月~1994年2月对南极麦克斯韦尔湾及邻近海域的高锰酸钾指数(CODMn)的变化和分布状况进行了监测。39个站次的测值在0.334~1.959mg/L之间,符合中国《海水水质标准》(GB3097-82)第一类水质(3.000mg/L)要求。各考察站附近的测值高;长城湾内高于湾口及湾外。分析了湾内、湾口和湾外在1993年12月、1994年1月及2月的变化情况和原因;对CODMn的主要来源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南极长城站及邻近海域的环境保护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9.
对一名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中山站长期居留期间的血压、心率、体温作了342天的连续观察,结果显示:除舒张压无明显变化外,晚间收缩压、心率、体温的总均值有明显升高,与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无明显关系。极夜期间的收缩压、体温无明显变化。夜间收缩压趋向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舒张压则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夜间心率也有明显的增加。极昼期间早晨的血压、心率、体温比夜间有显著升高,但未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此时期早晨的收缩压与气压、晚间收缩压与相对湿度、晚间体温与相对湿度均有明显正相关。极夜与极昼时相比早晨的收缩压、体温均无明显变化,只有心率变化显著;极夜期间的舒张压和体温均低于极昼期间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960.
在西南极洲附近,从Ross海东部直到Weddell海,对这一片冰覆盖的大洋和制图学了解甚少的区域,已通过包括ERS-1大地测量和波形数据等的卫星测高方法,获得了高解象的重力场,这一重力场展现了该区整个构造的结构,如代表由早期(65~83Ma前)太平洋-南极海底扩张而留下的断裂带的重力构造线,这一扩张将Campbell高原和新西兰大陆从西南极洲分离出来,这些构造线制约了板块运动的历史,证实了下述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