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6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南沙群岛新构造分区及其稳定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的活动断裂与断块构造,并对各个构造单元的区域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2.
南沙与暖池海域SST的长期振荡及其耦合过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多项式函数分析了南沙和暖池海温的长期变化,发现两海域的海面温度(SST)1934-1989年56年来有明显地增温趋势,并且存在着SST变化的周期的突变现象,根据交叉谱分析特征,两海区SST之间存在不同频率的耦合振荡,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周期约为16.6年的同相低频耦合振荡和周期约为2年的反应相耦合振荡。  相似文献   
93.
根据南沙群岛海区1997年11月(秋季)、1999年4月(春季)和7月(夏季)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上层水域毛颚类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共鉴定毛颚类18种。秋、春、夏3个季节毛颚类平均丰度分别为(6.86±3.08)、(9.95±3.50)和(7.11±3.34)个/m3。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enflata)、龙翼箭虫(Pterosagitta draco)和太平洋齿箭虫(Serratosagitta pacifica)是3个航次调查共有的优势种,肥胖软箭虫占绝对优势。调查海区毛颚类按其生态特征可分为暖水广布种、大洋性暖水种和暖水近岸种三个类群,前两者对毛颚类丰度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毛颚类丰度分布受东亚季风驱动的南海环流影响显著,在秋季东北季风期,毛颚类分布趋势为西高东低,高值区位于西南部,与海洋锋对应;在夏季西南季风期,毛颚类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与该区域存在的海洋锋和上升流密切相关。作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桡足类丰度是影响南沙群岛海区毛颚类丰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根据 2003年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春秋两次调查资料,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深水金线鱼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深水金线鱼分布广泛,平均渔获率为 9. 9kg·h-1,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秋季高于春季,密集分布于 71~80m水深。其群体组成也有季节差异,春季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大于秋季,优势体长组春季为 131 ~140mm,秋季为 121~130mm,渔获优势年龄组为Ⅰ ~Ⅱ龄鱼。目前其资源密度及资源量分别为 129. 41kg·km-2和9 .484 21t,资源量是原始资源量的 46%,该资源已明显衰退。同时文中还讨论了合理利用该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
2004年4月19日,越南一艘载有大约60名游客和40名“特邀”官员的轮船开始了一次南沙群岛的处女航。河内方面称,此次旅游经过了越南国防部批准。此事激起了北京的愤怒。  相似文献   
96.
南沙群岛永暑礁的现代滨珊瑚YSL24(生长时间为1985—1999年)与YSL2A(生长时间为1971—1999年)为材料,通过对其骨骼开展高分辨率的Sr/Ca、δ18O和δ13C分析,探讨其对极端高温事件的响应特征。有记录表明,1971—1999年,南海南部在1973、1983和1998年发生了极端高温事件,滨珊瑚骨骼Sr/Ca序列清楚地记录了这3次高温事件,其相应条带Sr/Ca周期数值显著低于序列其他年份。而δ18O对高温事件的响应不太明显,其原因可能与δ18O序列同时受温度和盐度变化的影响有关。δ13C在这3个高温年份均在夏季发生了异常负偏,应该是由高温胁迫下共生藻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所致。因此,珊瑚骨骼的Sr/Ca和δ13C对南沙群岛高温胁迫具有明显的响应,可作为记录过去白化事件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7.
1994年至1996年我在海南挂职任三亚市副市长,分管工商、物价、金融、体改,同时也协助市长分管财政以及其他工作。那段时间,工作生活紧张繁忙,丰富充实,给我留下许多重要的难以泯灭的记忆。其间,199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派出代表团代表国家赴南沙海域巡视,慰问驻守部队官兵,我有幸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这次巡视慰问工作。从1995年1月10日到1月19日,在舰船上生活十天,在祖国南海往还跋涉2000多海里,到达了我们魂萦梦绕的祖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在美丽的曾母暗沙,我和海口市张副市长一起,亲手将一面刻有"中国"一面刻有"海南"的祖国界碑投入曾母暗沙海底。据代表团很多同志说,我是来过祖国最南端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是赴祖国最南端慰问部队官兵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更是在曾母暗沙亲手投放祖国界碑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今年1月10日,我到三亚出差,和三亚市委书记回忆起16年前这段经历,他建议我写下这段经历,甚至此文题目也听从了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
南沙群岛西南大陆斜坡海域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转移的关键环节,也是渔业资源的重要饵料,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均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利用2011年4月在南沙群岛西南大陆斜坡海域开展的18个站点90份样品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表明:(1)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出现18个类群580种(类);(2)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垂直变化明显,特定水层出现的种类数占总种数的43.6%,各水层均出现的种类仅占总种数的15.8%;(3)优势种组成复杂,垂直变化明显,单一种类的优势度不高;(4)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湿重生物量分别为206.27ind/m3、94.03mg/m3,密度和生物量均以0~2m层和30~75m层较高,沿水深梯度的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型;(5)浮游动物数量的垂直变化主要受温跃层影响,温跃层内浮游动物数量最高,温跃层上方和下方的水层内数量较低;(6)南沙西南大陆斜坡区浮游动物生产力水平较高,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9.
尼佬  理池图 《地图》2014,(2):142-142
我一直觉得,安达曼群岛是印度版的南沙群岛,从印度最近的大城市金奈往东飞抵都需要两个多小时,航程上堪比从我国三亚飞到往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事实上,这个名为“安达曼一尼科巴群岛中央直辖区”的行政区由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组成,位于后者最南端的小岛,离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边的离岛,已经只有不到200公里了。安达曼是印度对外国游客开放最晚的地区,甚至比这个国家决定在经济上开放自由化还要晚。  相似文献   
100.
《国土资源》2012,(6):64-65
世界历史上的大部分重大问题,首先都是地理问题。南海的西侧与陆地和半岛相接,东侧和南侧则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众多岛屿所限制。在它的北面,以台湾与福建之间的海道最重要,被古代阿拉伯海员称为"中国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