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采自南沙海域NS90-103钻孔碎屑沉积物的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解析其气候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沉积物~87Sr/~86Sr比值在末次 冰期(0.7224~0.723)明显高于全新世和末次间冰期盛期比值(0.7210~0.7217),反映周 边陆源区在末次冰期风化程度明显加强~143Nd/~144Nd表现为末次冰期相对较高的特点, 结合微量元素的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该区末次冰期自生沉积物,例如Fe-Mn氧 化物量增加,以及对沉积物Nd同位素比值升高有所贡献,更重要的是由于末次冰期东 北季风加强、来自北方华南大陆的碎屑物质相对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52.
与南沙深水区温跃层有关的海水平均温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章  蔡树群 《热带海洋》2000,19(4):10-14
在确定温跃层三要素(深度(上界深度)、厚度和强度)及测站温度垂直最大梯度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南沙深水测站(水深大于1000m)在温跃层上界深度范围内的平均温度、温跃层下界渡以下自300m层至800m层之间的平均温度。分析表明,在温跃层上界深度范围内,海水平均温度的水平分布明显显示出低温海水自南沙的西北部向东南部缓慢推进之势,似是东北季风驱动的结果。温度垂直梯度越大,它在垂直方向上阻碍上层海水的热量  相似文献   
53.
南沙是广州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点,未来的南沙将以港口码头为中心,建设临港工业基地发展钢铁、造船、机械、汽车制造、石化等大型工业.南沙的建设强调生态优先,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是实现南沙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旅游资源开发应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显现岭南文化特色,科学合理进行旅游资源配置,景观规划必须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等,重点突显南沙水乡特色和滨海新城风貌,保护南沙湿地资源,旅游景区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需要,并依托城市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等,提出了旅游资  相似文献   
54.
南海南沙海域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沙海域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及其成藏要素受构造演化阶段控制和影响,表现为不同类型盆地的充填却具有类似的特点,即同期地层沉积特征相似且起分隔作用的不整合年龄相当。主要盆地经历了古近纪—早中新世裂谷期和中中新世以来的后裂谷期构造发展阶段,发育4种各具特色的含油气系统:(1)万安盆地西部发育裂谷早期湖相含油气系统;(2)万安盆地东部、曾母盆地巴林坚地区、礼乐盆地和西北巴拉望盆地发育裂谷晚期海侵三角洲含油气系统;(3)曾母盆地中、西卢卡尼亚和东纳土纳发育后裂谷早期海相含油气系统;(4)文莱-沙巴盆地发育后裂谷晚期海退三角洲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以中新统泥岩为主;煤系仅对气有贡献;其中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占主导地位;海相烃源岩对油的贡献约占一半;陆相烃源岩贡献微弱。储层以上中新统砂岩、中—上中新统灰岩为主;前者聚油,后者聚气。聚油圈闭以构造为主,其次是地层-构造圈闭;聚气圈闭则依次为地层、地层-构造和构造;基岩圈闭常为前裂谷期的裂缝性火成岩或变质岩。  相似文献   
55.
利用由中尺度MM5模式修改后的一个方便实用的多尺度大气扩散模式模拟的逐日大气污染物扩散数据,对广州市南沙区一个拟建项目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估.该模式将排放源设在南沙万顷沙,排气口高40m,代表有组织排放高度,覆盖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通过对SO2扩散月平均模拟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1 ~12月,模拟所得的南沙石化项目释放...  相似文献   
56.
广州南沙区一次暖区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和FY -2C卫星红外亮温(tBB)资料,对2009年6月8~9日南沙区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浅析.结果表明:本次暖区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对流性质,降水强度大、时效性短,大部分降水集中出现在5h内.暴雨过程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直接相关,是由中B尺度对流系统(MBcss)直接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57.
南海西南次海盆与南沙地块的OBS探测和地壳结构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越南海西南次海盆南部陆缘和南沙地块中部的OBS973-1测线是南海南部首次采集的海底地震仪(OBS)广角反射与折射深地震测线,本文通过震相分析和走时正演拟合,获得了沿测线的二维纵波速度结构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速度2.5~4.5 km/s,厚度1000~3000m,局部基底面起伏较大.结晶基底的速度从顶部的4....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深部岩石圈的热力学性质,在前人所做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岩石热力学流变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现今构造逆冲之后和中中新世一全新世逆冲过程活跃时两种状态下的深部岩石圈二维温度场和流变结构.模拟计算表明,南沙海槽前陆盆地地幔热流贡献达60%~70%,大地热流受深部地幔控制...  相似文献   
59.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2):63-64
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南沙大队于2007年3月27日经广州市编委批准成立,同年7月27日,中国海监南沙大队正式挂牌。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协助、支持下,经中共南沙区直属机关党委批准,大队党支部于2009年5月成立,目前共有党员15人。建队以来,南沙海监大队一直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列入了大队工作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0.
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冰  朱本铎  万玲  张伙带  吕文超 《地质论评》2015,61(5):1061-1067
位于我国南海南部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记录着古南海俯冲与消亡及南海扩张的演化史,为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系统。本文综合阐述了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动力学机制,建立构造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几何学特征差异该构造系统在平面上可划分为南段和北段,垂向上分为上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和下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受控于动力学机制,北段褶皱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大于南段,体现在相邻逆冲褶皱排列间距明显小于南段。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下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变形机制为晚白垩世—早中新世古南海俯冲消亡于婆罗洲之下的地壳缩短作用,而上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变形机制为中中新世以来三角洲推进的重力滑脱作用与苏禄海盆扩张的地壳缩短作用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