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530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892.
赵晶  曾润颖 《中国科学D辑》2008,38(4):445-451
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构建、PCR-RFLP分析等方法,对西太平洋“暖池”区海床以下230cm深度的沉积物中的细菌类群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深部沉积物中的细菌类群主要包括弘变形菌(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CFB类群(Cytophaga/Flexibacteria/Bacteroides)、酸杆菌(Acidobacteria)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各个类群的菌属组成均较为简单.其中讲变形菌为最优势菌群,卢变形菌为次优势菌群,它们的优势菌种分别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和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c aligenes).CFB类群中的细菌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革兰氏阳性菌在该深度沉积物中的数量也较多,主要为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对细菌类群的分析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该深度的沉积物中仍然存在较为丰富的有机物质,而这些深部生物圈中的细菌在“暖池”区海底沉积物环境的氮循环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3.
卢光发 《中国地质》2000,(11):32-34
十堰市政府根据全市的自然环境和区位特点,率先提出了建立生态城这一宏伟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得到理论界的赞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什么是生态城,十堰市市长马荣华对此作了全面阐述.生态城,应是一个立体、宽广、动态的概念,它包容了区域内人们生存的环境.人类生存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相似文献   
894.
孔兹岩系事件与太古宙地壳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兹岩系是太古宙高级变质岩区中较为常见的变质沉积岩石地层单位 ,它以富铝(含墨 )的矽线榴云片麻岩为特征 ,伴有石英岩、钙硅酸盐岩及富镁大理岩等组合而成的一套岩石地层。内蒙古大青山地区近年来研究工作的重要进展之一 ,是对发育在该区的孔兹岩系进行了系统构造地层学研究 ,提出了由下至上三个岩层单位组成的地层序列 :即榴云片麻岩岩组、含黑榴云片麻岩岩组及大理岩岩组或透辉片麻岩岩组 ,下与兴和岩群的麻粒岩系 ,上与浅变质的古元古代美岱召岩群呈不整合接触。根据侵入孔兹岩系中的单斜辉石斜长角闪岩的Sm Nd同位素年龄 2 80 0Ma(杨振升等 ,另文发表 ) ,确定孔兹岩系时代应属中太古代 ,按区域太古宙地层构造格架 ,在大青山—乌拉山及色尔腾山地区孔兹岩系应位于新太古代色尔腾山群之下。大青山地区所建立的孔兹岩地层层序及其在太古宙地层系统中的位置 ,无疑对相邻地区高级变质区的岩石地层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联系到全球太古宙高级变质区中相当于孔兹岩系的组成分布的广泛性与其惊人的相似性 ,作者建议使用孔兹岩系事件一词来表达 350 0~ 2 80 0Ma时期地壳上曾经存在超洲际规模的克拉通大陆 ,这规模巨大的克拉通的富铝 (含黑 )碎屑岩—石英岩—碳酸盐岩 (钙硅酸盐 )的沉积事件 ,即孔兹岩系事  相似文献   
895.
(七)中条处处有铜矿 山西的铜矿各大山区几乎都有,但形成矿床的,即可被开采的,却只局限于中条山.中条山的铜矿分布广泛,年代悠久,产量可观.山西省铜矿储量在全国排名第五位,中条山是我国第三大铜矿基地(第一云南,第二辽宁).中条山的铜矿产出在太古代到古元古代上下五套地层中.在垣曲的篦子沟和铜矿峪形成两处大型工业矿床.小型铜矿床更是星罗棋布,集中在闻喜、绛县、垣曲三县交界地段,成为著名的"铜三角".  相似文献   
896.
太北开发区河道砂体发育规模小,钻遇率低,井网控制程度低,现井网条件下砂体预测精度低,断层认识精度低,单砂体注采关系不完善,开发效果差,开展井震结合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井震结合构造认识成果表明:断层较以往认识结果相比变化较大,利用各类动静态资料分析断层的描述精度,认为井震结合断层描述精度高;井震结合微幅度构造描述更加精细,通过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变化,研究微幅度构造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井震结合成果及多学科油藏研究成果,分析断层变化井区的剩余油,指导断层变化井区的补充井布井、注采系统调整及油田外扩调整,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97.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出的海洋大气参数,应用目前世界较为先进的通量算法(CORAER 3.0),计算了西太平洋区域海-气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首先分析了海-气热通量的多年平均场和气候场变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而对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海-气热通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感热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黑潮区域,潜热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北赤道流区和黑潮区域。在气候平均场中,黑潮区域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暖池区域感热通量除了春季较小外,冬、夏和秋季基本相同,而潜热通量最大值出现在秋、冬季,最小值出现在春、夏季。另外,海-气热通量还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均存在16 a周期,与南海夏季风爆发存在相同的周期。由相关分析可知,4月份暖池区域的海-气热通量与滞后3 a的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这种时滞相关性,可以用于进行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预测,为我国汛期降水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以上结论,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2012年的南海夏季风爆发进行了预测,预测201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将偏晚1~2候左右。  相似文献   
898.
This paper reports stick–slip behaviors of Indian gabbro as studied using a new large-scale biaxial friction apparatus, built in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arth Scienc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NIED), Tsukuba, Japan. The apparatus consists of the existing shaking table as the shear-loading device up to 3,600 k N, the main frame for holding two large rectangular prismatic specimens with a sliding area of 0.75 m2 and for applying normal stresses rnup to 1.33 MPa, and a reaction force unit holding the stationary specimen to the ground. The shaking table can produce loading rates v up to 1.0 m/s,accelerations up to 9.4 m/s2, and displacements d up to0.44 m, using four servocontrolled actuators. We report results from eight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conducted with room humidity on the same gabbro specimens at v = 0.1–100 mm/s and rn= 0.66–1.33 MPa, and with d of about 0.39 m. The peak and steady-state friction coefficients were about 0.8 and 0.6, respectively, consistent with the Byerlee friction. The axial force drop or shearstress drop during an abrupt slip is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amount of displacement, and the slope of this relationship determines the stiffness of the apparatus as1.15 9 108N/m or 153 MPa/m for the specimens we used.This low stiffness makes fault motion very unstable and the overshooting of shear stress to a negative value was recognized in some violent stick–slip events. An abrupt slip occurred in a constant rise time of 16–18 ms despite wide variation of the stress drop, and an average velocity during an abrupt slip is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stress drop.The use of a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has a great potential in increasing the slip rate and total displacement in biaxial friction experiments with large specimens.  相似文献   
899.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三极模态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 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现象是过去几十年里海洋与气候研究的重点.随着近年来印度洋偶极子模态(Indian Ocean Dipole,IOD)的提出,热带印度洋中的短期气候变化也逐步被重视.然而,人们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更多的是局限在单个的海盆之内,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观测表明,在年际间尺度上,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和海表高度异常(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等物理量的有着很明显的反向变化趋势.对这种反向变化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由于双圈沃克环流在暖池区幅聚上升,海表风场在热带印度洋为西风,在热带太平洋为东风;它们通过驱动海水的上翻使得热带西印度洋与东太平洋SSTA变冷,SSHA变低,同时也通过暖水的堆积使得暖池区SSTA升高,SSHA增加.这样就在整个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形成了一个SSTA和SSHA的三极子结构.随着热带印度洋-太平洋上空沃克环流圈的增强或减弱,两个海洋之间的反向梯度关系也会随之做相应的调整,并通过梯度与沃克环流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得以维持.这一振荡模态被称为印-太三极子(Indo-Pacific Tripole,IPT).本文将通过资料分析和一个简单的概念模型来讨论IPT模态的发展和变化机制,并着重考虑ENSO与IOD对IPT模态的影响.该模型包含了最基本的海洋与大气的物理变量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研究热带地区短期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00.
Feldspar Pb isotop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trace magmatic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es.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post-magmatic thermal events can affect feldspar Pb isotopic ratios. Here, the in situ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feldspar hosted in granitic rocks (thirteen Archean and one Paleoproterozoic) from the northern Kongling terrane, Yangtze Craton, South China, is analyzed. The samples reveal a substantial variation in their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spanning the gap between the 1.9 Ga and present-day geochrons, which indicates extensive resetting by later tectonothermal events. This resetting was interpreted to have likely resulted from Paleoproterozoic and Neoproterozoic tectonothermal events related to the assembly and breakup of the Columbia and Rodinia supercontinen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b isotopes should be used cautiously when tracing magma sources and petrogenesis in magmatic rocks that have experienced post-magmatic reworking. However, the in situ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feldspar in ancient granitoids may also potentially be used to reveal later tectonothermal events. The extensive resetting of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feldspar by regional thermal events may als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b isotope parad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