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51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227篇
海洋学   19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施舌器官的发生和形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叙述采用“直接法”、连续又系统地观察西族舌幼虫至幼贝器官的发生和形成的细微,变的全过程,有全套显微绘图和摄影并详细文字说明,特别是对雅贝与幼贝的晶杆囊、平衡囊和三对神经节的形成之描述,是国内,外的首例。  相似文献   
142.
1,209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Xianyou, Fujian from August 4, 2010 to October 4, 2013. The largest earthquake was ML5.0 on September 4, 2013. In order to study the Xianyou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understand the causative structure and stress field of Xianyou,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six earthquakes ( ML 〉 3. 5 ) in the Xianyou earthquake sequence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broadband digital data of the Fujian Seismic Network with the seismic moment tensor invers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cal faults of the six earthquakes are similar, which are all strike-slip faults striking to the northwest with high dip angles. The direction of 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axes is near S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tress field of Fujian region. The Xianyou earthquake sequence may have been induced by the stress adjustment after the impoundment of Jinzhong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43.
Earthquakes taking place from 1975 to 2010 in and around Shandong Province are relocated using double-difference (HypoDD) and Hypoinvers 2000 (Hypo2000) methods, after correction of the onset times of seismic pha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ocated seismicity is clearly associated with regional tectonics in space, and is also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istence of deep faults imaged by wide-angle and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 most of the focal depths are in the range of 5 - 25km, and there are clearly two predominant depths: 10km and 16km, which are inferred to be on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crust and in the middle crust, respectively. The pattern of seismic activity indicates that moderate and strong earthquakes are likely to occur in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crust, as the outcome of the deep tectonic dynamic process and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faults in the upper and shallow crust under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相似文献   
144.
海洋内波发生的诊断及预测,因其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和实际观测资料的缺乏而被海洋学界公认为一个难题。为此,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逻辑思想的内波发生概率诊断与预测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建立了内波发生概率预测模型。从实际海洋水文资料中提取出影响内波发生的8个海洋环境因子作为模型的输入,内波发生概率作为模型的输出。最后将预测模型在西北太平洋不同海域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海洋工程和舰船航行中规避和防范内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冻结井筒解冻后频繁发生涌水灾害的情况,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冻结技术、井筒地层条件及解冻涌水特征。结果表明,涌水发生是由于解冻后冻结止水帷幕失效,冻结管周围地层介质渗透性增强,介质接触界面粘结强度降低而致界面缝隙扩大连通,使冻结钻孔连通含、隔水层而形成竖向导水通道,通道内高压水通过井筒薄弱部位发生涌水。采取在井筒外围适宜地层开挖环形巷道,在环形巷道内逐个切断冻结管并向冻结管内外注浆加固,最后将环形巷道用混凝土回填,形成人工隔水塞层。利用RFPA2D-Flow渗流耦合模型验证了该治理方案的可行性,且利用FLAC3D程序计算出环形巷道距离井壁7.50 m是最佳开凿位置。经该措施处理后的井筒涌水由原来的90 m3/h降低至2 m3/h,且井筒保持了稳定。   相似文献   
146.
An Ms7. 3 earthquake occurred on February 12, 2014 in Yutian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hich was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aftershocks.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depth of the Ms7. 3 earthquake sequence by using the deterministic approach with the seismic phase data from the catalog database of the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combined with original seismic wave records from the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相似文献   
147.
基于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的中国沙尘气溶胶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无云条件下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中国典型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戈壁区和华北)沙尘气溶胶分布。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区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高值区,且前者在各高度层的沙尘发生频率都大于后者。沙尘发生呈季节性分布。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春季沙尘发生频率最大,抬升最高可至10 km,冬季频率最小,高度最低,主要分布在3 km以下。戈壁区在春季沙尘发生频率、抬升高度最大,冬季抬升高度最低,但低层发生频率大于夏、秋两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光学厚度春季最大约为0.44,冬季最小约为0.17,春,冬季消光系数峰值最大,可达0.25 km-1,且随高度的递减率大于夏,秋季。在戈壁区和柴达木盆地,沙尘光学厚度春季最大、秋季最小。在华北,沙尘光学厚度春季最大、夏季最小,消光系数在2 km以上春季最大,这主要是由于春季远距离高空传输到华北的沙尘量最多。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柴达木盆地的退偏比为0.2~0.35,戈壁区为0.16~0.28,可能是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物质组成与柴达木盆地相同,而与戈壁区不同。华北因低层沙尘与其他气溶胶混合导致退偏振比廓线随高度递增。4个区域对流层上部退偏比全为0.2,表明高空气溶胶可能为来自相同源区的沙尘。  相似文献   
148.
文章利用海南岛SOTER数据库及自动土地评价模型ALES评价结果,对海南岛4种主要母岩上发育的土壤类型、土壤性质及香蕉种植适宜性与母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海南岛不同母岩上土壤类型的发育呈现多样性,土壤类型的分布明显受到母岩类型、成土年龄、成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酸性火成岩上主要发育有雏形土和富铁土,基性岩上则主要是发育良好的铁铝土,碎屑岩上主要是雏形土,而海相沉积物由于土壤形成时间的差异出现了多样的土壤类型。在海南岛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原生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尽管成土母岩成分各不相同,但一些土壤性质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如交换性钙、镁、钠等,部分土壤化学性质如交换性钾的含量继承了母岩特性。各种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在自然条件下,适宜香蕉种植的比例都很低,但基性火成岩和海积物上发育的土壤,更容易受到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如果满足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投入,海南岛热带作物的种植潜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相似文献   
149.
一次曲管地温被误读1℃的判断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气象资料的收集过程中 ,仪器示度误读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有自记资料对比的气象要素 ,误读较容易及时发现 ;而地温误读则较难发现 ,要通过与前后几天相似天气特点的地温资料比较 ,误读才能发现。下面对一次曲管地温被误读 1℃的情况进行判断与分析。1 资 料南雄站 9月 1 6日地面温度和各层曲管地温资料 (表 1 )及前后几天的 2 0时地面温度和各层曲管地温资料 (表 2 )。表 1 南雄站 9月 16日地面温度和各层曲管地温资料 (℃ )2时 8时 14时 2 0时地面温度 2 1.5 2 5 .45 3 .12 7.4地面最高温度 5 6.85 6.35cm 2 5 .5 2 4.3 40 .13 1.810cm…  相似文献   
150.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 DMC)从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IRIS DMC)得到的最新资料,2003年11月份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130次(见表1),其中M5~5.5地震99次,M5.6~6.0地震2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