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442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49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沉积物中钍同位素分析样品的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别用HCl浸取和HF全溶法分析研究沉积物中的同位素^232Th、^230Th、^228Th,并对所分析的结果进行全面的对照比较,盐酸浓度、温度及样品的矿物组分都能影响这3种同位素的酸浸取效率,对于一种确定的沉积物来说,在相同的浸取条件下,^228Th的酸浸取效率总是高于^232Th,这是由于α辐射子体同位素的反冲作用造成的,与HCl浸取法比较,HF全溶法更可靠、更准确。  相似文献   
962.
本文研究了使用引射器来提高海洋温差能热力循环效率,热力循环采用氨-水混合工质,通过对使用引射器与没使用引射器的热力循环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工质浓度、透平进口压力和温、冷海水温度对循环净输出功和热力循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引射器后循环净输出功和热力循环效率都得到了提高。随着氨工质浓度的增加,循环净输出功不断增加,热力循环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透平进口压力的变化,循环净输出功和热力循环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循环净输出功和热力循环效率随温海水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冷海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963.
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泽宇  程帆 《地理研究》2021,40(10):2885-2896
海洋环境规制效率研究对中国海洋环境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结合核密度、标准差椭圆以及广义矩估计模型探究2007—2017年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时间演化方面,研究期间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均值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由相对有效下降至相对低效,沿海各省区间效率差异逐渐扩大。② 空间演化方面,海洋环境规制效率重心位置变化阶段性特征显著,向西南移动,各沿海省区海洋环境规制效率差异显著,分为提高型、稳定型和下降型。③ 影响因素方面,对外开放、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与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呈正相关,经济发展、市场环境与中国海洋环境规制效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4.
选择基于SFA修正的三阶段DEA分析模型,测算2007—2018年我国各省域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采用探索性时空分析,揭示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的分异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产业布局模式背景下的级差化分异特征仍旧明显,原因是各地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反映出西部区域存在综合效率、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的“三低”现状。(2)以“胡焕庸线”为界的梯度化分异特征被逐步打破,“胡焕庸线”东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率降低较为明显,西侧区域如内蒙古、新疆等地规模效率提升相对显著。(3)局部空间范围的集聚特征已初步形成,尤其是东北和中部地区存在较强的局部高值集聚性。(4)整体空间格局演化中省域之间呈现一定的跃迁惰性,阻力的形成源自局部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65.
在构建交通服务功能模型和旅游效率评价指标基础上,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Bootstrap-DEA模型、双变量LISA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2000-2016年云南省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解析交通服务功能对旅游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云南省交通服务功能整体呈上升态势,呈现典型“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旅游效率总体水平呈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格局。2)云南省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效率总体呈现空间集聚和依赖特征,双变量局部Moran散点主体落点呈现“高—高”和“低—低”空间聚类模式,表明评价交通服务功能与旅游效率关系时不能忽略空间效应。3)云南省交通服务功能对旅游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佐证了交通是区域旅游效率增长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本地交通服务功能每提升1%,将会带动本地和邻近地区旅游效率分别增长0.2752%和0.1456%。4)经济实力、信息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市场规模和对外开放度对本地旅游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经济实力、信息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对外开放度对邻近地区旅游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66.
基于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Super-SBM模型分别测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效率,利用LISA双变量探索两者空间相关关系,最后借助面板Tobit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稳步提升趋势,空间区域差异显著;旅游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各省域旅游效率差异逐渐缩小,东部地区旅游效率转换高,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显著带动作用.2)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效率存在总体空间依赖特征,且全局相关系数呈倒"V"形,局部Moran′s I散点集聚主体呈现H-H和L-L空间聚类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与长江经济带旅游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不同区域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东部促进效果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相似文献   
967.
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380~410、430~460、530~560、610~640 nm等4种波长,以及60、120、180、240、300、360μmol·m~(-2)·s~(-1)等6组梯度光子照度,分别观察单枝霜鹿角珊瑚在不同光谱波长、光子照度条件下珊瑚的生长特性和代谢水平。结果表明:光子照度240μmol·m~(-2)·s~(-1)的不同光谱条件下,霜鹿角珊瑚平均生长率(G)、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Nchl-a)、蛋白质(ω_P)、脂质(ω_L)、碳水化合物(ω_C)质量分数变化呈显著性差异(P0.05),除ω_C以外,均在波长530~640 nm光谱光照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其中ω_L是ω_P和ω_C的10倍以上;不同光谱、光子照度梯度条件下,光照条件下的钙化率(G_L)、净光合作用效率(P_N)、总光合作用效率(P_G)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定范围内,G_L、P_G、P_N随着光子照度增强而升高,当光子照度超过光合效率光饱和值时,停止升高或开始降低;G_L/G_D和G_L/P_G值也随着光子照度增强而升高,变化范围分别在1.51~7.05、0.26~0.69之间,但P_G/P_N值随着光子照度增强而降低,变化范围在0.69~7.38之间。  相似文献   
968.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创新效率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杜志威  吕拉昌  黄茹 《地理科学》2016,36(3):321-327
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创新活动数据,综合考察城市工业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首先,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构建了中国城市工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包络分析方法,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两个维度对城市工业创新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然后,以聚类分析划分了3类工业创新效率城市,总结工业创新效率模式的空间特征,并分析了影响空间格局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工业创新效率呈现东强西弱,阶梯状减弱的总体空间格局,工业创新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空间特征并不重合;全国尺度上,工业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黑河-腾冲”线的分布基本一致,区域尺度上,城市间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城市工业创新效率空间格局受到工业发展基础与工业创新能力影响,提高城市工业创新效率关键在于提升工业创新中人力资本要素和优化工业创新投入规模。  相似文献   
96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崔大树  张晓亚 《地理科学》2016,36(3):393-400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构建空间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度了1994~201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效率及2005年、2009年和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地级市的空间效率。基于ESDA空间分析平台,运用局部自相关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效率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效率的评价分析发现,阶段性演变过程呈“W”型波动并在波动中上升的特征。空间效率有效的城市数量在逐渐增加的同时空间分异明显,但城市群内个体城市的空间效率差距在不断缩小。聚类特征表现出空间效率与城市规模、行政等级及区位优势等存在一定相关性,空间效率分布与要素集聚程度高度相关。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效率表现为明显的非均衡趋势,空间分异的集聚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970.
农业遗产产业发展是一种对农业遗产地进行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政府和社会不断加大对农业遗产产业开发的投入。运用DEA模型,借助Matlab和DEAP 2.1软件平台对1999—2015年广西龙胜县龙脊梯田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5年期间,该梯田投入产出效率总体状况不佳,按时间序列可分为低迷期、波动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针对广西龙胜县龙脊梯田盲目扩大投资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影响效率的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