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控制压载水对海洋水域环境污染的核心措施之一是在船上增添压载水处理设备。随着《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生效趋近,压载水处理设备使用管理的研讨愈趋成为航海业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文章着意研究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压载水处理设备认证要求及对设有压载水处理设备的船舶发行鉴定证书的管理。  相似文献   
22.
《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的控制与管理公约(草案)》生效为时不远,为做好履约准备,开展了对船舶压载水管理现状的调研.文章从《压载水公约》对我国的影响、我国至今没加入该公约的原因、我国目前可采取的最有效的压载水管理措施、压载水处理设备的性能要求4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阐述.并归纳结论:①做好沿海环境监测工作,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基础资料;②应尽快实施对到港船舶压载水置换标准;③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我国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从而保证我们在履约过程中的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23.
针对不断大型化和多样化的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舱室,为适应其舱容测量需求,借鉴传统的容量比较法和几何测量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准确、适用性强的舱容测量方法。新测量方法采用间接积分计算舱容思路,包含实验与计算两个部分;实验中标准容器注水和未知体积大量注水交替进行,再将实验数据转化为可以描述舱容变化趋势的水线面积数据;计算部分基于水线面积数据、采用收敛性较好的样条插值方法得到近似水线面积曲线,并进一步积分得到测量舱容曲线。通过算例验证,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更方便、高效地完成大容量舱的容积测量,同时具有很高精度;并可根据舱体特点灵活安排测量方案,更好地解决测量效率与精度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4.
我国内陆水库、江河、湖泊的水下施工抢修作业任务一直较为繁忙,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合快速调遣、运输及现场作业使用的潜水设备系统。本文描述了国内第一套移动集装式潜水设备系统的研制开发概况,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准则与依据,并根据近年来的应用实践,对该系统进行了客观的综合评价。该系统的主要特色在于:功能齐全、作业安全、机动性强、投资成本低。因此,特别有利于我国内陆水域小型水下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25.
基于10 MW级大型风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半潜浮式风机平台的概念设计,采用SESAM建立平台的数值模型,对立柱间距、立柱倾角及立柱直径对该半潜平台完整稳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对平台进行优化,对优化后半潜平台的破舱稳性、综合许用重心高度及固有周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上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平台完整稳性,而增加立柱倾角在钢筋混凝土用量和排水量等方面更具优势,优化后的平台完整稳性、破舱稳性、综合许用重心高度及运动周期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6.
船舶压载水中有害生物的管理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由压载水引起的外来生物污染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介绍了目前已经应用或正处于研究中的各种对压载水处理方法 ,探讨了其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7.
针对两种不同底座结构的90 MPa深海环境模拟耐压舱,应用AYSYS软件的APDL建立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将分析数据映射至高应力强度及不连续部位路径上进行线性化处理;依据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中的应力限制对线性化结果进行安全评定;分析对比两种方案,以设计安全和重量最小化为目标,优选满足设计要求的结构方案,为深海环境模拟压力舱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王元  王德禹 《海洋工程》2016,34(2):88-94
独立B型LNG液舱内部设置舱壁板材及多种桁材,有效缓解了液舱晃荡效应。针对晃荡载荷下的独立B型LNG液舱结构多目标优化,利用规范中的公式计算晃荡载荷,并引入液舱晃荡系数,以期综合反映液舱内部构件对晃荡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以液舱结构重量和液舱晃荡系数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CGA),计算得到改进的独立B型LNG液舱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9.
30.
Ballast water has been a topic of concern for some time because of its potential to introduce invasive species to new habitats. To compl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must equip their ships with on-board treatment systems to eliminate organism release with ballast water.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IMO guideline, one of which is the selection of species for testing 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the treated ballast wa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ballast water toxicity test methods have been defi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owever, the test methods had not been finalized in China until the toxicity test methods for ballast water were established in 2008. The Chinese methods have been based on species from three trophic levels: Skeletonema costatum, Neomysis awatschensis, and Ctenogobius gymnauchen. All three species live in broad estuarine and open sea areas of China; they are sensitive to reference toxicants and acclimatize easily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est process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are presented for the three spec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se three organisms can be included in the ecological toxicity tests for treated ballast water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