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6篇
  免费   1058篇
  国内免费   1221篇
测绘学   480篇
大气科学   2713篇
地球物理   791篇
地质学   2473篇
海洋学   813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508篇
自然地理   165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水对断层摩擦滑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建国  张流 《地震地质》2002,24(3):387-399
在不同含水条件下研究了光面、含脆性物质夹层和含延性物质夹层 3类断层的摩擦滑动行为 ,认为水对断层滑动稳定性和摩擦滑动的速度依赖性有重要影响。建立了含有岩性、围压 (深度 )和含水量 3因素的断层活动稳定性的模式 ,认为脆性断层更多地表现为速度弱化 ,少量水的存在易于出现黏滑 ,高孔隙压时会表现为稳滑 ;半脆性或半延性的断层在少量水或较低孔隙压的情况下会表现出速度弱化 ,也就可能出现黏滑 ,但孔隙压较高后 ,会表现出速度强化 ,滑动也就会是稳定的 ;延性断层多为速度强化 ,不出现黏滑。提出水的进入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水的存在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这是考虑水或一般流体对岩体或断层活动稳定性影响时需要考虑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2.
行播冬小麦热辐射方向性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像元的热辐射方向性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极为复杂。该文以行播冬小麦为例,建立矩阵模型,研究混合像元热辐射方向性问题。结果表明,混合像元热辐射方向性主要受到混合像元内部各组分在三维上分布的不均一、像元比辐射率的方向性以及由外界影响造成的各组分温度差异的影响。在这三个主要影响因子中,各组分的比辐射率是地物固有的特征,不随外界条件而发生变化。在同温条件下,像元热辐射方向性完全由像元比辐射率的方向性决定。而各组分温度虽然没有方向性,但可以通过组分空间分布对其产生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3.
陈宝杰  卜长根 《探矿工程》2003,30(3):30-32,34
通过对普通机构二维力因素影响的分析,利用修正公式计算求值,以修正单因素影响最大值计算所产生的误差。利用这一计算方法,对CD—3型钻机卡盘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正确的设计结果,说明用修正公式对多因素影响采用单因素影响最大值计算进行修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4.
125.
镇安场变形体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镇安场变形体位于长江左岸的重庆市涪陵区镇安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之一,主要表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变形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除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质结构外,还有瀑雨、洪水、地震、植被破坏等外在因素。通过野外勘查,运用探槽、浅井、钻探等工程控制,已查明该变形体已发生过局部变形,尚未形成大范围的变形和滑移,处于潜在滑移变形阶段。在三峡库区水位上升后,特别是在水库水位降低和地震作用下,变形体可能失稳而向下滑动。通过对变形体的稳定性的评价,认为该区沿库岸应采用以支挡工程为主、排水为辅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Y油田和Z油田电阻率影响因素对电阻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Z油田低阻的原因及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7.
PLS法与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华明  丁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4):320-322
围岩稳定性是隧道工程支护设计的基本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综合考虑多因变量影响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类进行回归建模,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8.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与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已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民众的关注。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大,社会与生态系统似乎变得日趋脆弱。人们关心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天气与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更希望了解未来的21世纪,人类居住的地球会出现什么样的气候情景。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观测记录、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评估与预测展望,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概括。首先阐明20世纪地区性气候变化的事实;并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科学技术报告中关于20世纪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的总结性评估以及对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作为阐述过去与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科学家对IPCC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结论所持的不同观点或质疑。还就气候变化对社会与自然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29.
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中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主要因素,以规则平面框架对例对新旧规范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其间的重要变化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0.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NO3-N深层积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长期试验资料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系统中施肥、作物、降水、耕作措施以及土壤类型和特性对产生土壤NO3-N深层积累的影响.分析发现,氮肥的过量施用和400~800 mm降水量偏低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NO3-N积累在100~300 cm土层的主要因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NO3-N深层积累显著增加;氮磷配施有助于降低其积累量.不同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也是影响NO3-N深层积累的因素,作物之间的轮作方式会有效降低NO3-N深层积累;休闲期种植合理植物可有效降低NO3-N深层积累.NO3-N深层积累主要产生在质地较重的土壤上,带正电荷粘土矿物对NO3-N吸附是导致热带土壤中NO3-N积累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深层积累NO3-N的生物有效性、迁移变化机理、与作物根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土壤性状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