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2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中国近海5个黑鲷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资源,本研究测定了中国近海5个群体(北方海域的营口与崂山群体,南方海域的闽清、大亚湾、东兴群体)各10尾黑鲷线粒体控制区5′端722bp序列以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发现42个单倍型,56个多态位点;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978~1.000,群体核苷酸多样性为0.0067~0.0116。中性检测和核苷酸不对称分布分析表明,中国近海黑鲷在晚更新世(165~41kaBP)曾经历过种群的快速扩张。北方群体与南方群体之间的Fst值为0.1145(P=0.00),表明存在中等程度的分化,建议将中国近海黑鲷作为两个管理单位。  相似文献   
492.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采用9项生物学形态性状指标比较了中国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3个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三门群体和浙江灵昆群体形态较为接近,江苏通州群体的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两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47.73%,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3.56%,累计贡献率为61.29%.贝体凸扁、壳厚和前后端形状等形态性状决定了橄榄蚶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其形态变异主要与栖息地水温和底质有关.  相似文献   
493.
西施舌3 个自然群体杂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西北海、福建漳港和江苏启东3个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自然群体杂合性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分析了7个酶,获得12个位点,25个等位基因.其中4个位点是多态的,分别是Sod-1、Mdh-1、Est-1、Est-3,这些位点分别有1~7个等位基因.结果表明,福建漳港群体的Sod-1和Est-1位点、广西北海群体的勋Sod-1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江苏启东群体的多态位点中所有位点、福建漳港群体的Mdh-1、Est-3位点,广西北海群体的Mdh-1、Est-1、Est-3位点均非常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另外,除了江苏启东和福建漳港群体的Est-1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F>0)外,各群体中每个位点均表现出杂合子过量(F<0).结合各群体中每个多态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认为中国东南沿海西施舌的种质资源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94.
于2008年6月,以大连野生型蛤仔为材料,采用巢式设计即1个雄性亲本与3个雌性亲本交配的方式建立了菲律宾蛤仔15个半同胞家系(A,B,…,O)和45个全同胞家系(A1,A2,A3,…,O1,O2,O3)。对各家系的壳长、壳宽、壳高、鲜重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4、5月龄,菲律宾蛤仔45个全同胞家系的表型性状具有显著差异,且各月龄的差异趋势基本一致。5月龄时,从其生长性状上看,家系F2、G2、G3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壳长分别提高28.43%、24.72%、30.53%,壳宽分别提高21.14%、22.3%、25.58%,壳高分别提高30.88%、26.96%、25.25%,鲜重分别提高50.00%、68.42%、44.12%。从其存活上看,家系E3的四个表型性状在全同胞家系中最小,但存活数量最多为2269粒,表现出很强的抗逆性;具有生长优势的家系F2存活个数最少仅为43粒,抗逆性相对最差。从其产量上看,家系N3、I1、E3、C1、N1、G2产量较高,分别比平均产量提高了77.8%、75.61%、75%、69.45%、53.96%、50.19%。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家系G2、G3、N3、E3、I1、C1、N1可作为优良的家系育种材料,在下一步育种工作中可以利用家系选择及家系杂交的方法对7个家系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495.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沿海的四个鲻鱼群体110个个体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的广东湛江群体(ZJ)与福建厦门群体(XM)形态最为接近,位于北部沿海的河北塘沽群体(HB)与山东青岛群体(QD)的形态最为接近;而南、北部群体间的趋异程度较大,有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对不同群体间总变异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50.00%、12.16%、11.10%,累积贡献率为73.2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四个鲻鱼群体在形态上的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体型的高低、长短引起的,且主要集中在胸部和尾部。判别分析中采用9个不同的变量,分别构建了四个鲻鱼群体的判别公式,判别正确率达到99.1%。  相似文献   
496.
497.
于2009年9月,从南澳岛野生青蛤群体中随机选取162枚1-2龄的个体,测量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重,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四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影响活重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四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从0.732到0.880;对活体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壳长,其值达16.26%。壳高与壳长间的协同作用对活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其值为25.87%,壳宽的作用最小。以活体重(Y)为因变量,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60.3203+0.9134x1+0.8113x2+0.6410x3(R2=0.8641)。本研究结果表明,以提高重量为选育目标,应首先对壳长进行选择,同时加强对壳高的协同选择,为青蛤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