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2篇
  免费   1248篇
  国内免费   1666篇
测绘学   453篇
大气科学   2793篇
地球物理   789篇
地质学   1241篇
海洋学   1302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991.
针对我省9210VSAT双向站运行的常见故障,提供一些实用的故障判断方法,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92.
对2004年鄂东一次台风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4年8月13-15日鄂东8个自动气象站(武穴、黄梅、蕲春、浠水、英山、罗田、红安、麻城)的有关地面气象资料、高空天气图及T213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和物理量特征分析方法,对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带来的鄂东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云娜”台风是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sE气流引导下西行影响鄂东的:(2)850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较大区是鄂东“云娜”台风暴雨强降水区;(3)与西风带系统产生的暴雨相比,在这一台风暴雨期间与之后,涡度变化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993.
姜娥 《湖北气象》2005,24(2):36-37
为了确保自动气象站自记降水记录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根据20多年从事地面测报工作的经历,归纳出了双翻斗雨量计运行记录中的7类异常现象,逐一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台风引起的大浪对海岸带及海洋工程有很大的影响。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台风资料分析和台风浪模拟,对海岸带规划及海洋工程防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中提供的台风信息,分别统计和分析了1949—2010年和1981—2010年出现在东中国海海域的台风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将2个时间段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利用高桥公式和藤田公式计算了1981—2010年间92次台风过程的气压场分布,进而计算出风场,把经过验证的风场做为驱动,通过SWAN模式计算出有效波高。经过与B22001号浮标实测资料的对比,模型计算风速和有效波高均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东中国海海域台风浪有效波高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5.
利用7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群体,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构建家系,建立育种基础群体,估计体重、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E)。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基础群体体重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范围分别在(0.19±0.09)—(0.43±0.09),(0.27±0.04)—(0.45±0.06),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水平,并且统计检验显著(P<0.05)。Z-score检验表明,体重和存活性状遗传力估计值在河北黄骅(HBHH)和青岛鳌山(QBAS)两个测试场间差异均不显著。体重和存活性状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007和0.008,表现为低度线性负相关。对于体重和存活性状,HBHH和QBAS场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83±0.04和0.40±0.11。体重性状的G×E效应不显著(K<0.5),但存活性状存在显著的G×E效应(K>0.5)。上述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基础群体体重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多代选择可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996.
1013号台风“鲇鱼”风暴潮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13号超强台风“鲇鱼”在福建漳浦县登陆.登陆时逢农历九月十六的天文高潮,给闽南沿海地区造成了较大的灾害.本文从台风路径特点及灾害、天气形势、与历史相似台风(9914号)对比、数值模拟等方面对此次台风引起的风暴潮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进行历史台风相似分析时,除了台风本身路径、强度、移速等参数之外,还要注意分析台风的季节时间,天气形势,登陆地点,这些都会造成台风增水的明显不同;台风登陆后,受地形和降水影响,有时增水也会持续增大几小时.  相似文献   
997.
海洋水色卫星作为一种光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南海海域的海温、叶绿素a浓度等多个海洋环境参数的监测,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初级生产力、海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等参量的测量。南海海域作为台风多发海域,海洋环境变化受台风影响较大。文章通过比较台风过境前、过境期间及过境后的海温、叶绿素a浓度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台风过境期间,海温下降,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由于海水的垂直泵吸作用而上升,这一增加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从而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分辨率为1 °×1 °的NCEP全球格点再分析资料,应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 V3.2,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2010年1013号超强台风“鲇鱼”路径和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边界层方案,微物理方案对台风路径的影响较大,其中与Ferrier方案相组合的试验中模拟的台风路径平均偏差最小;边界层方案对台风强度有明显影响,其中MYNN2方案模拟的台风强度变化与实况更接近。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物理方案和边界层方案对大尺度环流形势场、水汽通量场及台风暖心结构模拟的异同,探讨不同参数化方案对台风路径和强度模拟差异的动热力原因。分析表明:不同微物理方案在模拟副热带高压和东亚长波槽的演变特征上是不同的,于是导致对台风路径模拟的差异;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边界层中水汽通量大小的模拟存在显著差异,而水汽供应的强弱会影响台风上层暖心结构的不同,从而导致对台风强度模拟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9.
利用WRF模式设计两个数值试验:敏感性试验(背景场云凝结核浓度为2 000 cm-3)和控制试验(背景场云凝结核浓度为300 cm-3)模拟气溶胶对登陆台风“莫拉克”(2009年第8号台风)降水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量气溶胶进入外围雨带中起到云凝结核作用,凝结水汽生成水滴,释放潜热有利于对流发展;气溶胶含量增多引起水滴半径减小,雨滴生成的时间加长,降水时间延后;大量液态水上升至冻结高度以上发生相变释放潜热,固态水物质含量增多;台风外围雨带的中小尺度对流云团增强,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云微物理过程影响登陆台风结构及降水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2007年16号台风“罗莎”为个例,利用耦合双参数混合相云降水物理方案的GRAPES中尺度模式对其进行模拟,并设计一系列敏感性试验,以了解云微物理过程对登陆台风结构及降水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该个例中云微物理过程及潜热的改变对台风路径有影响。在不同的微物理过程作用下,台风云系结构有明显差异。霰粒子在维持地面降水和螺旋雨带强度方面的作用明显。分析发现,潜热过程通过对动力场的反馈可以明显改变云中水凝物的含量和分布,从而对地面降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