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381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218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Collection of samples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ed by streams and rivers is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Emer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acoustic backscatter, have promise to decrease costs and allow more thorough sampling of transported sediment in streams and rivers. Acoustic backscatter information may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sand-sized sediment give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size. Therefore, procedures to accurately compute suspended sediment size distributions from easily obtained river data are badly needed. In this study, techniques to predict the size of suspended sand are examined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measuring concentrations using acoustic backscatter data are explored. Three methods to predict the size of sediment in suspension using bed sediment, flow criteria, and a modified form of the Rouse equation yielded mean suspended sediment sizes that differed from means of measured data by 7 to 50 percent. When one sample near the bed was used as a reference, mean error was reduced to about 5 percent. These errors in size determination translate into errors of 7 to 156 percent in the prediction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using backscatter data from 1 MHz single frequency acoustics.  相似文献   
992.
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Wolf理论进行拓展,使之可解决沉积谷地对波的散射问题,进而利用间接边界元法,求解了弹性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问题。通过自由场反应分析,求得假想边界上各点的位移和各单元的应力反应。施加虚拟均布荷载,求得位移和应力的格林函数。根据应力和位移连续边界条件确定虚拟分布荷载,将自由场反应和虚拟分布荷载产生的反应叠加起来,即得到问题的解答。最后,以基岩上单一土层中沉积谷地对入射平面SH波的放大作用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和均匀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波的放大作用存在显著差别。文中分析了造成差别的原因,并讨论了覆盖层厚度和刚度对放大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地震逆散射波场和算子的谱分解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地震逆散射的研究,旨在于为抑制层间多次波和地震波场多重散射对一次反射干扰效应提供理论依据.这对薄互层地层滤波的高频恢复、保幅弹性反演、衍射地震勘探及海洋地震勘探中的干扰消除皆具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上下行波分解及弹性波互易定理,导出横向变速介质条件下线性预测算子的表达式和反射数据的广义谱分解方程. 文中先由上覆地层广义反射透射矩阵的元素定义线性预测算子,并将其表示成一系列单程波算子的线性组合,之后将横向变速介质条件下线性预测方程表达为反射数据与线性预测算子及其逆的乘积. 对该方程的求解可获得上覆地层的线性预测算子,从而可借以求出相应的反射透射算子. 本文先将水平层状介质条件下垂直入射的一维线性预测方程推广到斜入射的情况,以此为参照,导出横向非均匀介质条件下反射数据的地震逆散射广义谱分解方程.文中也揭示了单程波地震逆散射算子、反射透射算子的性态.本文还针对水平层状介质条件,给出斜入射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冯晋勤邱赠东  聂德兴 《气象科技》2007,35(B12):79-81,85,91
对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探测到的4次三体散射现象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体散射现象首先在高层出现,强中心回波强度达60dBz以上,三体散射是降大雹的指示性指标并有一定的提前量,同时可能伴有灾害性大风。  相似文献   
995.
ENVISAT ASAR数据用于大区域稻田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高级合成孔径雷达(ASAR)获取的中等分辨率宽幅模式(Wide-Swath Mode)数据提取了江苏省中北部地区的稻田分布信息.通过分析和比较稻田与其他地物的VV极化后向散射时域变化特征,选择合适的阈值和条件,利用阈值分类算法从多时相宽幅模式影像中提取稻田,并结合地面水稻样方,对稻田识别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ASAR宽幅模式数据进行大区域范围的稻田识别,其精度达到73.68%,为利用中等分辨率雷达数据进行大区域水稻长势监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996.
SeaWinds散射计海面风场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Sea Winds散射计只有两个入射角和两种极化方式的特点,利用其L2A数据和F291海上浮标数据,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不足和限制,借助神经网络建立了一个两种极化方式下统一的神经网络地球物理模型函数。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建模风矢量全部取自海上浮标测量数据,因而所用风矢量更加客观准确。通过与Qscat-1模型的比较和L2B与浮标风速之间的偏差统计分析,证明了该神经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并发现Qscat-1模型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偏差。  相似文献   
997.
ENVISAT ASAR 数据用于水稻监测和参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雷达后向散射模型模拟了水稻生长周期内入射角对雷达后向散射的影响关系。用模拟结果归一化雷达数据的后向散射系数,得到同一入射角下水稻周期内后向散射系数时间序列值。分析了归一化ASAR数据与水稻生物参数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ASAR数据可以用来估测水稻参数。  相似文献   
998.
GNSS-R海洋遥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利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的海洋反射信号(GNSS-R)反演海面要素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在归纳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整理和阐述了利用GNSS-R反演海洋要素的理论模型、方法以及反演流程,特别对GNSS-R的信号特征以及功率波形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公式推导。  相似文献   
999.
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在多波束底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的识别。通过比较,证明了该方法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海底底质类型。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Born散射理论,推导了适用于常速和变速背景的一维速度反演公式。与经典的Bleistein逆散射反演公式相比,本文考虑了声波在一维有限空间中的传播,选取的边界条件更合理。改进后的公式也揭示了积分道(对反射系数的积分)与绝对速度的关系,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