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22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62.
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基坑变形监测项目,从观测墩及觇牌的设计、观测方法、精度估计等方面对基坑水平位移观测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利用差异沉降量推算法进行倾斜观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Denitrification in Qi'ao Island coastal zone, the Zhujiang Estuary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mples of sediments and the overlying water were collected in the Qi'ao Island coastal zone, 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Estuary (ZE). Denitrification rates, sediment oxygen demand (SOD) , and fluxes of in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N2 flux method, using a self-designed continuous flow through and auto-sampling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s varied between 222 and 908 μmol/(m2·h) with an average of 499 μmol/(m2·h). During incubation, the sediments absorbed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overlying water with SOD ranging from 300 to 2 363 μmol/(m2·h).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D (r2 =0.77) regardless of the NO3- + N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overlying water, organ- ic carbon contents in sediments and water temperature, suggesting that the SOD was probably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 controlling the denitrification in the Qi'ao Island coastal zone. There was a net flux of NO3- + NO2-into the sediments from the overlying water. The NH4+ flux from sediments into water as the result of mineraliza-tion was between 12. 3 and 210. 3 μmol/(m2·h) ,which seems limited by both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sedi-ment and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overlying water.  相似文献   
64.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反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2通量法,在一套连续流动培养装置中测定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的反硝化速率,探讨各种因素对淇澳岛海岸带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硝化速率受NO3-的利用率影响,而不是NO3-的绝对浓度.大型红树植物对淇澳岛海岸带的反硝化速率影响最大,其次是硝酸盐利用率,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小.由于大型红树植物的影响,样品Q0411-5的反硝化速率比同在岛内的Q0411-3高出1倍.样品Q0412-14的NO3-培养前后的浓度变化(△NO3-)是Q0412-9的4倍多,因为受硝酸盐利用率的影响,它的反硝化速率却是Q0412-9的2倍多.温度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程度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65.
大气能见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回顾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大气能见度的理论研究、仪器观测和数值模拟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大气能见度研究的基本理论、消光系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总结了几种白天大气能见度探测仪的使用原理及优缺点;介绍测量夜间大气能见度和数字摄像法探测大气能见度的方法;并着重介绍4种计算与雾有关的大气能见度的经验公式,基于2004年4月11日黄海海雾个例的RAMS模式数值模拟结果,采用4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大气能见度的分布并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大气能见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并针对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6.
介绍陈国忠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阐述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胃枢机不利。在临证辨治中紧扣病机,提出以疏调枢,疏调气机、化湿升降,遂其本性的治疗方法。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降汤基础上创化湿升降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法联合体外反搏(EEC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规范化治疗,同时联合EE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郁安神方治疗,随访观察7周,比较2组临床证候疗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33/40),高于对照组的60.0%(2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SDS、SA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安神法联合EECP治疗可明显改善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水雷由于隐蔽性好、威力巨大、效费比高等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重要的一种水种兵器。随着我国海军战略由近海防御向近海防御与中远海护卫转变,反水雷作战范围将延伸到第一岛链以外的海域,针对中远海的反水雷需求,我国应加紧研制建制式反水雷装备,提升编队的反水雷能力。  相似文献   
69.
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模拟原子跃迁反演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研究了一般地球物理反问题的迭代优化求解过程与物理学中原子跃迁过程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反演问题中模型空间、初始模型、局部极值模型、最优化模型等与原子的态空间、定态、激发态、基态等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物理学中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物理过程,建立了一种与原子跃迁过程相对应的非线性随机跃迁数学模型和模型解跃迁搜索准则,导出了适用于一般地球物理资料的模拟原子跃迁的非线性反演算法. 用理论测试函数对这种新的反演方法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解不依赖于初始模型、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0.
根据我国海洋方向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要求,我国的反水雷作战范围将延伸到第一岛链以外的海域,反水雷任务除了传统的近岸/ 近海反水雷任务,还增加了海峡反水雷、交通线反水雷以及海外基地反水雷等任务。 为了满足我国反水雷作战需求,结合国际上反水雷技术装备发展方向,用信息化改造、无人化拓展现有反水雷装备,构建无人化时代反水雷装备体系,形成能够在近岸、近海、中远海实施快速、安全、高效的反水雷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