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71.
工程地质趋势面分析的智能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神经网络和遗传规划的自适应、自学习功能,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与混合进化方法引入到趋势面分析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传统地质体数学模拟时需要事先选定未知模型类型的弊端,并通过它们特有的学习和进化机制,去寻求一个能较好地描述和解释地质体空间展布特征(趋势)的数学表达形式.通过实例研究,发现RBF神经网络方法拟合和外推插值的效果最好;多项式趋势面法和混合进化方法拟合效果相差不大,但后者的外推插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72.
尼玛次仁  谢尧武 《地质通报》2005,24(12):1141-1149
在1 :25万那曲县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根据岩石组合、化石鉴定结果及其中火山岩的特征,从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中分离出一套新地层,命名为嘎加组。嘎加纽是由硅质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的一套浅水相沉积物。从硅质岩中采荻的放射虫有拉丁期的Tritoris sp.,Triassocampe sp.,Pseudostylosphaera sp.,Muelleritortis sp.,Annulotriassocampe sp.等。岩石组合、沉积序列和火山岩形成环境判别指示该套地层为岛弧型建造,初步判断该套地质体的形成与特提斯洋早期消减、消亡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73.
通过1:10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查证,在河谷的水系洪积物中发现孔雀石化中粒砂岩之转石,按照转石找矿法进行矿源层追索,新发现砂1岩型铜(银)矿产于上石炭统科古琴山组微细粒-中细粒砂岩中,是阿吾拉勒地区新发现的一种铜(银)矿床类型.发现铜(银)矿(化)体15条,矿体中铜与银呈正相关关系.该矿床的发现对阿吾拉勒地区普查找矿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774.
《地质与勘探》2005,41(3):15-15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近日宣布,该院季强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在河北丰宁晚中生代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  相似文献   
775.
雷达网发现概率一般采用库普曼概率模型的解析式来计算,这种方法对参与组网的雷达空间位置因素考虑不够。引入空间叠置分析方法改进了雷达网发现概率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776.
通过督冷沟铜.钴矿产出地质背景介绍,阐述该矿发现的几个过程,即新成矿理论的提出;区域化探异常显示良好的找矿前景;物探手段缩小找矿靶区;工程验证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据此,总结了在类似地质条件下找矿评价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777.
中国的喀斯特天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世界上最广大的喀斯特区域,最多样化的喀斯特景观和为数极多的漏斗与洞穴.中国南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峰丛和峰林喀斯特,在全球锥状和塔状(cone and tower)喀斯特类型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形态.而峰丛喀斯特区则是天坑(tiankeng)的重要分布区域.近十几年来,已有近50个天坑在中国南方的峰丛喀斯特区被发现.主要分布在重庆、广西、四川和贵州境内.目前的研究表明,天坑主要发育在特定的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下,并因此区别于常态的喀斯特漏斗.  相似文献   
778.
措勤盆地面积约14×104km2,是青藏高原面积仅次于羌塘盆地的第二大海相含油气盆地.已有的研究成果[1-2]表明,措勤盆地自古生界至白垩系发育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沉积厚度大于10557m,盆地生、储、盖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显示,上古生界和下白垩统为盆地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其中下白垩统郎山组碳酸盐岩组成的自生自储型组合,以其沉积厚度大、分布广泛、生油条件较好,成为盆地最有利的成藏组合之一,下白垩统潜在的油气远景资源量达9.39×108t[1],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779.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汤不拉斑岩钼(铜)矿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不拉斑岩钼(铜)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的火山岩浆弧中,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构造环境,成矿与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斑岩体有关,并受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影响,产于多种方向的构造结合部住,是冈底斯东段新发现的最具潜力的斑岩钼(铜)矿床.系统地介绍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该矿床的发现使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向东延伸了上百公里,又将其向世界级巨型斑岩铜矿带推进了一步,对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0.
小兴安岭东部早古生代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通过全岩-单矿物的Rb-Sr法和锆石激光剥蚀等离子体U-Pb法定年研究,确定小兴安岭东部地区存在508~471Ma的早古生代花岗岩.根据岩石学和年代学的特征.进一步将小兴安岭东部地区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划分为与高级变质岩伴生的片麻状花岗冈长岩-二长花岗岩(508Ma+15Ma)、块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499Ma+1Ma)和碱长-碱性花岗岩(471 Ma±3Ma)3种岩石组合类型.上述3类花岗岩组合的依次出现反映了同碰撞-碰撞后伸展的构造演化特点,表明小兴安岭东部早古生代存在碰撞造山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