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5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温度对刺参繁殖期消化酶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繁殖期消化、代谢生理特点,作者以刺参亲参(240 g±15 g)为实验材料,设置了5个温度水平(6、10、14、18、21℃),研究了温度对刺参繁殖期内肠道消化酶和体壁肌肉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度对亲参繁殖期消化酶、代谢酶活力受培育水温影响显著(P0.05)。其中,胰蛋白酶与淀粉酶活力随水温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时活力最高且达到峰值;脂肪酶活力随着养殖水温升高呈下降趋势,在6℃时活力最高。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活力随水温升高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时达到峰值;而琥珀酸脱氢酶活力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10~14℃温度下,亲参消化酶与代谢酶活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是理想的亲参室内促熟温度参数。  相似文献   
22.
研究南海礁栖腔节藻Coelarthrum sp.共附生真菌Pestalotiopsis neglecta SCSIO41403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中压正相柱层析色谱法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真菌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制备获得6个次级代谢产物单体化合物, 使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 结合其理化性质以及文献数据对比, 分别鉴定为: gamahorin (1)、microsporaline C (2)、7-hydroxy-5-methoxy-4,6-dimethylphthalidc (3)、demethyl nectriapyrone A (4)、4-hydroxybenzaldehyde (5)和4-hydroxyphenethyl acetate (6)。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株发现, 其中化合物1、2、5和6是首次从海洋动植物共附生真菌中发现。抗菌活性筛选显示其中化合物3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以分离自西北印度洋深海热液硫化物的铁还原栖热腔菌(Thermosipho ferrireducens) JL129W03T为研究对象,在以四方纤铁矿(β FeOOH)为电子受体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生长量和主要的代谢产物,并结合其基因组信息预测了主要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厌氧糖酵解是该菌的主要代谢途径,发酵代谢产物包括乙醇、乙酸、乳酸、丁酸和CO2。同时,该菌含有\[Fe Fe\]型氢酶,可以利用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还原态铁氧还蛋白获得电子产生H2。在培养基中添加四方纤铁矿后,促进了菌株的最大细胞生长量(3.17×107 cells/mL至2.19×108 cells/mL),也促进了菌株对淀粉和纤维素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00%和34%)。同时,培养基中添加四方纤铁矿后,菌株JL129W03的乙醇产量增加了76%,而丁酸的产量却降低了73%,对H2、乙酸、乳酸的产生影响较小。本研究对了解Thermosipho ferrireducens JL129W03T的生理代谢特点和进一步应用开发清洁能源(H2、乙醇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基于DEA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城市代谢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代谢效率测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该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主成分分析法考察了2010年中国31个案例城市的代谢效率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代谢系统效率的地域分异性显著,尤其是西部城市代谢系统的非DEA有效比例较高。这些非DEA有效城市在非可再生资源要素(钢材、原煤、焦炭等)投入、社会经济产出(人均GDP、城市化率等)、非期望产出(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方面有较大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25.
26.
从烟台附近海域通过挂板取样获得了污损微生物膜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鉴定其中细菌有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芽孢杆菌(Bacillus sp.),盐单胞菌(Halomonas sp.),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通过对微生物膜污损细菌进行发酵培养,结合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和核磁共振鉴定技术,共从发酵液中分离并鉴定了9种次级代谢产物,其中4种是二酮哌嗪(Diketopiperazine,DKP)类信号分子,环(脯氨酸-甘氨酸)(1),环(脯氨酸-丙氨酸)(2),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3),环(脯氨酸-酪氨酸)(4),以及尿嘧啶(5),胸腺嘧啶(6),对羟基苯乙醇(7),十五烷酸(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9)。研究结果表明,烟台海域污损微生物膜中细菌组成多样,以假交替单胞菌和芽孢杆菌为主;污损细菌产生了多种代谢物,其中包括4种DKP类信号分子,该类物质可能对生物污损的发生具有调控作用,为探究生物污损和生物膜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正>微生物与矿物都是重要自然资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广泛存在,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为活跃地质营力的重要来源,在整个地球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数量极其巨大,变异性强,生态和代谢类型多样,在地表环境无孔不入。微生物活动可以促进矿物溶解、沉淀、转化,从而加速岩石风化、土壤形成和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28.
针对生活垃圾中的可利用成分,经酶水解后,利用筛选酵母菌对水解液进行乙醇发酵。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水解条件为:pH值为5.5、加入纤维素酶8 mg、淀粉酶6 mg、水5 mL,65℃水解40 min。确定AQ菌作为最优菌种进行乙醇发酵实验。分别选取接种量、pH值、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子实验,讨论其对乙醇产量的影响。条件实验中,每克干生活垃圾最大产乙醇量为148.37 mg。  相似文献   
29.
基于DEA和Malmquist的中国城市代谢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运用物质流、数据包络分析(DEA)及Malmquist指数对中国31个案例城市进行了城市代谢效率的研究。通过将城市代谢系统社会经济产出、环境非期望产出及水、电、化石能源、金属矿物、建筑材料、食物等投入部分纳入进DEA和Malmquist指数中,测得了案例城市的2000年、2010年代谢效率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城市代谢系统效率总体相对较高,尤其是东中部地区城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要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大城市的代谢综合效率高于巨型、超大和特大城市。2000~2010年,城市代谢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等所有效率指标的均值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却呈改善趋势,并且特大和超大城市的综合效率高于巨型城市。  相似文献   
30.
回顾柠檬酸发酵生化机制的发展历史,综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结合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推断最有可能的柠檬酸发酵途径。影响柠檬酸发酵的限制性因子有Fe2+、Mn2+、Mg2+、K+、Pi、ADP、ATP、GTP、CO2等,它们分别作用于发酵的关键酶顺乌头酸酶、丙酮酸羧化酶、柠檬酸合成酶、丙酮酸激酶等。生产实践中应该根据不同菌株而选择控制Fe2+、Mg2+、Mn2+,K+等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