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1篇
  免费   937篇
  国内免费   1579篇
测绘学   736篇
大气科学   1133篇
地球物理   724篇
地质学   3265篇
海洋学   664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392篇
自然地理   24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3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51.
王梅梅  杨永春  谭一洺  刘润 《地理学报》2015,70(8):1296-1312
1978年以来,中国家庭小型化趋向非常显著,尤以代际分居为核心诱因,代际分居对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乃至住房市场都构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中国的代际分居现象及其机制和西方社会存在根本的不同,此文讨论了转型期基于代际分居率和家庭生命周期的中国城市居民分/合居行为的概念模型,随后选择成都市主城区进行了实证,因为该地区不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户籍居民的老龄化趋向明显,而且兼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耦合影响。与西方发达社会基于家庭生命周期先合居、后分居的规律不同,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居住行为呈现出合居—(小)分居—合居—分居—(小)合居—(小)分居—(小)合居的变化过程。采用2012-2013年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提取主要影响因素,后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方法研究了主要因素对居民分/合居行为的显著性和正负影响,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城市居民家庭代际分/合居行为的代际分/合居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① 文化程度、配偶健在、家庭人均收入、父母应帮子女成家、父母应帮子女买房、与子女/父母代际分居意愿、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安静/热闹偏好、卫生习惯、居家习惯和私密空间习惯与家庭代际分居率正向显著;② 年龄、家庭居住面积、父母应帮忙抚养孙辈、(子女)应该养老、父母/子女应临近居住、养儿防老、养育习惯等变量与家庭代际分居率负向显著;③ 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代际分/合居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52.
根据噪声序列的Hurst指数特性,提出一种新的确定半参数模型平滑因子的方法--基于Hurst指数的二分搜索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分离时变GPS季节性信号。通过对模拟数据及实测GPS坐标序列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确定平滑因子的方法。将计算得到的平滑因子代入半参数模型,能够将GPS坐标序列中的季节性信号充分地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953.
图斑在空间上两两相邻、无缝隙、不重叠是土地利用数据的特点。本文从图斑群合并区域的整体考虑,顾及待合并图斑的邻域图斑变化,提出了一种有效避免新的空间冲突产生的图斑群合并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合并效果和效率上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954.
基于AVO反演的频变流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震  印兴耀  郝前勇 《地球物理学报》2014,57(12):4171-4184
研究表明流体引起衰减与频散往往表现为频变AVO现象.一些频散地震属性,例如纵波频散,已经证实为可靠的碳氢指示因子.为了更有效地识别流体,基于f-μ-ρ近似构建了新的流体因子Df,即频变流体项.该属性的反演首先需要连续小波变换(CWT)谱分解得到不同频带地震数据,通过去相关与先验约束来保证反演结果可靠性.模型试算证实了频变反射系数近似公式的精度可靠性,Df可以识别出强衰减介质所引起的频散现象.实际数据试算中,Df可以较好地识别储层孔隙流体,尤其对于气层,具有较好的指示效果.该流体因子将Gassmann流体项的高孔隙流体敏感性与叠前数据丰富的振幅频率信息相结合,反演效果与岩石物理认识相符.此研究有助于利用衰减频散现象借助AVO反演实现流体识别.  相似文献   
955.
陕西周至地电台地电阻率年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测深反演结果, 通过数值模拟定性分析了地下水位和降雨对周至地电台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 同时利用褶积算法定量分析了降雨对该台NS向和NE向地电阻率观测的短期影响和长趋势影响.结果表明, 周至地电台地电阻率年变主要由地表薄层介质电阻率季节变化引起, 受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不明显. 降雨对NS向和NE向地电阻率观测值的影响在短期内与观测结果一致, 表现为增加; 但长期趋势则与观测结果呈负相关关系.根据数值模拟分析认为, 这种变化与降雨及其渗透深度有关.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 为正确认识周至地电台地电阻率观测与异常判定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6.
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它采用一种不连续的多调制技术,将不同载波中的大量信号合并成单一的信号,从而完成信号传送。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在杂波干扰下传送信号的能力,因此常常会被利用在容易受外界干扰或者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的传输介质中。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由于地震监测系统中需要传输大量数据,因此OFDM技术在地震监测系统中将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7.
针对土地利用图斑综合过程中,现行方法多对同一地类采用同一指标,而未考虑区域差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上图指标的方法,以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和密云县为例,分别采用统一和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选取指标的方法,对三个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1:50000到1:100000的制图综合。结果表明:分区域设置面状图斑选取指标,在保持制图综合前后各地类面积相对均衡方面可行,且在保持各地类在不同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关系方面,明显优于统一设置面状图斑面积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8.
选取首都圈地区红山、昌黎、怀来、昌平流村、密云牛栏山等11个地震台的数字电磁波资料,利用最大熵谱法,对其分钟值和时值资料进行谱成分分析,发现数字电磁波日变化12 h半日波和24 h全日波的成分较强。通过环境调研和对比分析,总结数字电磁波的常见干扰源为地电阻率干扰和地铁干扰等,干扰形态分别为地电阻率供电时段5 min左右的远超数字电磁波本底的扰动和地铁运行时段的正脉冲变化。  相似文献   
959.
四平台地电阻率相反年变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吉林省四平台地质剖面、地下介质电性资料,将四平台地下介质电性分布简化为沿NW走向的二维电性结构,并结合台站电测深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模型浅层介质电阻率变化模拟测区浅层介质电阻率随季节的变化,计算了四平台N50°W和N40°E两测道地电阻率的年变化形态.计算结果表明,N50°W测道地电阻率在浅层介质电阻率升高时上升,在浅层介质电阻率降低时下降;N40°E测道地电阻率在浅层介质电阻率升高时下降,在浅层介质电阻率降低时升高.两测道地电阻率年变化表现出相反的形态,且N50°W测道年变幅度要大于N40°E测道,计算结果在变化形态上符合四平台实际的观测资料,因此认为四平台测区地下介质的非均匀分布是产生两测道地电阻率年变形态相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0.
地球重力场季节和年际变化主要来源于地球表层大气、海洋和陆地各系统间水的质量交换,由GRACE重力卫星探测地球重力场变化所反映陆地水储量的改变主要来自降雨、土壤蒸发蒸腾、河流输运以及向地下深层的渗透等过程.本研究利用陆面过程模式CLM3.5以及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集合四维变分同化方法PODEn4DVar,构建能够同化GRACE卫星重力场的陆面水文同化系统LDAS.G,实现对地球重力场所反映的大尺度陆地水储量变化在时间及垂直方向各分量的分解,并对垂直方向的水文变量进行同化,从而更好地估计陆面水循环要素变化并实现其监测.利用LDAS.G同化系统进行理想试验以及针对中国区域所进行的同化试验表明该同化系统能够改善对陆面水文要素变化的模拟,对大尺度陆面水文循环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