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8篇
  免费   2131篇
  国内免费   2565篇
测绘学   227篇
大气科学   1506篇
地球物理   1261篇
地质学   7191篇
海洋学   1152篇
天文学   103篇
综合类   432篇
自然地理   722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51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2年   4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对东营凹陷油气运聚古地下水动力场剖面数学模型的建立、古水文地质参数的再造、模拟初始值的恢复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东营凹陷油气运聚古地下水动力场剖面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已知油田的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推断的东营凹陷油气聚集有利地段,可以作东营凹陷油气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鹦鹉嘴龙类皮肤印痕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姬书安  薄海臣 《地质论评》1998,44(6):603-606
本文报道的辽宁西部北票市四合屯地区鹦鹉嘴龙类的皮肤鳞片化石,是迄今鹦鹉嘴龙类皮肤印痕的确切报道。该恐龙皮肤表面覆盖着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呈多边形,镶嵌式排列,其形态及大小在不同的部位略有变化。这类小型恐龙最早出现的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是其繁盛时期。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东北及邻区若干地质构造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99,自引:1,他引:98  
李锦轶 《地质论评》1998,44(4):339-347
本文简要叙述了笔者对中国东北及邻区地质构造的新认识,首次提出了该区株罗纪晚期可能发育与现今青藏高原 类似的古高原的初步见解,对前人“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和“演太平洋构造体制”等概念进行了讨论,对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台中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活动性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994.
贵州石炭纪古纬度与铝土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俊达  李华梅 《地球化学》1998,27(6):575-578
贵州地处扬子地块的西南部,黔中隆起广泛分布着石炭纪铝土矿,为了研究该地区铝土矿形成的古地理条件,对石炭纪地层采样并进行了古纬度研究,共在22个点上采集的定向标本215块。古地磁测量结果表明,贵州在石炭纪时处于南纬8°-14°,属于热带地区。古生物化石,岩相古地理研究也表明了该时期气候炎热和潮湿,这为贵州石炭纪铝土矿的形提供了极有利的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995.
博洛科努断裂西北段古地震形变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军  杨小平 《内陆地震》1998,12(3):248-255
介绍了博洛科努断裂西北段阿拉山口至精河县城以南的古地震形变带的几何特征、形变方式和变形幅度,并讨论了最后一次地震事件的震级。认为该形变带为右旋走滑性质,最后一次地震事件的水平位移可能为2.5 m ,垂直位移为0.9~1.8 m ,震级估计为7.5~7.8 级  相似文献   
996.
晚第四纪以来安宁河断裂的构造活动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进行1:5万地质填图过程中,通过对安宁河断裂区域内晚更新世 一新世地层岩性,岩极及组成的各级地貌特征并结合地层的对年龄测定较为实际的研究与划分了断裂的活动期,次,并据此进一步研究了断裂活动的性质,方式与演化简史。  相似文献   
997.
火山灰下的记忆:辽西中生代热河化石库的组成和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8.
燕山事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张宏仁 《地质学报》1998,72(2):103-111
“燕山运动”是对中国大陆影响很大的一次地壳变动,北京地区的实际资料表明它是在快速侧向挤压应力作用下,以突发的民块活动为开端,并继之以拉张,导致基性岩浆喷溢,花岗岩侵入,冯及一系列沉积盆地的形成。中国东部其他地区也经历了类似的历史,“燕山运动”从现象看是一次来自太平洋方向快速打击的结果,地槽造山理论和板块学说都难以给出解答,用燕山事件能更确切地描绘有关现象。本文在排除了其他可能性以后,提出燕山事故的  相似文献   
999.
马配学  侯泉林 《地质学报》1998,72(2):173-177
利用高灵敏度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我国陕西段家坡黄土剖面早-中更新统(约0.73Ma)沉积界线附近铱和其它元素的丰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布容/松山(B/M)古地磁界线附近铱的含量明显增大,最大值为46.3pg/g。相对于整个剖面的平均背景值(约15pg/g)大约富集了3倍。用地壳元素钪进行标准化之后,铱异常十分明显,而其它元素在界线附近则没有变化。黄土剖面上铱异常的赋存层位与西南太平洋钻  相似文献   
1000.
任秉琛 《矿床地质》1998,17(Z6):993-996
该文在阐明矿床地幔流体成矿的大陆裂谷构造背景、双模式火山岩和地幔流体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提出地幔流体由臼670 km上下地幔间上升分异演化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