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8篇
  免费   901篇
  国内免费   1383篇
测绘学   410篇
大气科学   795篇
地球物理   732篇
地质学   2131篇
海洋学   1183篇
天文学   134篇
综合类   319篇
自然地理   41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48年   5篇
  1935年   2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周伟东  袁耀初 《海洋学报》1990,12(4):416-425
基于1965年9月和1966年3月在台湾以东黑潮海区两个航次的CSK水文调查资料,采用β螺线方法对调查海区进行流速计算.首先,对方法进行研讨.其次,对台湾以东黑潮流域进行流速计算,其结果表明:(1)在台湾以东,黑潮存在着季节变化;(2)深层流有一些重要特征,例如,对两个航次的计算都揭示了台湾东岸附近位于苏澳-与那国岛海脊以南的逆流;1965年9月在深层1200-1500m存在一个气旋式涡,并且,该涡与深层的冷水团有很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102.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磷虾类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秉及 《海洋学报》1989,11(6):763-768
本文研究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磷虾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共记录12种磷虾,其中以中华假磷虾、宽额假磷虾和小型磷虾为主要种。不同种磷虾的生态性质不同,其出现的季节和分布的水域也有变化。中华假磷虾以秋、冬季出现较多,主要分布于近岸水域,宽额假磷虾以夏季出现较多,主要分布于南部外海水域。小型磷虾以冬季出现较多,且分布广。其他种磷虾数量很少,是一些热带、亚热带种,以夏、秋季较常见,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和北部水域。  相似文献   
103.
1998年夏季南海水团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 1 998年夏季“南海季风试验 ( SCSMEX)”期间所获的 CTD资料 ,使用系统聚类、Fuzzy模式聚类、Bayes判别分析和 Fuzzy分析等水团分析方法 ,对南海水体的结构和水团配置状况等进行了分析 ,划出了南海存在的 9个主要水团 ,并对各水团的温、盐度特征进行了初析。在调查期间 ,南海本地水 (南海水 )几乎控制了整个调查海区 ,而黑潮水仅出现在台湾岛的西南海域 ;海水强烈混合发生在吕宋海峡附近 ;在中南半岛以东和吕宋岛以西海域 ,表层水明显下沉 ;在南海东南部可能有来自苏禄海的海水 ,其温、盐度特征类似于吕宋海峡中的黑潮水  相似文献   
104.
利用1994年8-9月期间,由台湾海峡两岸的4艘海洋调查船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所获之CTD和ADCP资料,并结合1992年3月间在同一海域获取的CTD资料及部分历史水文资料,对该区域的海水特性以及黑潮水入侵南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本海区水团分布与冬末、春初(1992年3月)航次基本相似,即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水结构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温、盐度特性。虽发现有黑潮水穿越巴上海峡进入南海,但其势力甚弱。因此,在夏末秋初,黑潮亦无直接的分支深入南海,即使在巴士海峡北端进入台湾海峡的黑潮水,其影响也是十分微弱的。由等密度面、地转流分析和实测ADCP资料显示,在调查海区的东南海域存在一支较强的N向流动。它沿菲律宾西海岸北上,绕过吕宋岛西北角流向东北,在巴上海峡呈现与黑潮水混合的迹象,其水体在冬季明显呈高温、低盐的特性;夏季则为相对低温、低盐。故在冬季的几幅卫星图像上也有较好的体现,很有可能长年存在。  相似文献   
105.
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取自长江口外缺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成和元素(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和亲碎屑元素)丰度的分析与测试,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缺氧环境对元素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长江口外缺氧区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s,简称RSE)分布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亲碎屑元素丰度的分布显示出明显的粒控效应,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受粒度效应的制约很弱,主要受离岸缺氧区还原环境的制约,具有在缺氧区富集的特点。缺氧环境对RSE分布的影响超过了元素的粒控效应,从而使研究区RSE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氧化还原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06.
徐闻珊瑚礁资源的保护、恢复和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珊瑚礁因其形成构造独特,造型各异,加上美丽的沙滩,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本文以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徐闻县珊瑚礁为例,分析了珊瑚礁的形成、生长环境和影响因素,认为珊瑚礁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应在保护和恢复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利用,以适应旅游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和分析数据,并结合同时期现场深水潜标的流速观测数据,研究了超强台风泰利过境前后台湾东北附近海域流场、位势密度场、位势涡度场以及黑潮入侵东海陆架强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泰利台风通过改变台湾东北陆坡附近海域的流场、位势密度场,显著地削弱(增强)了西段(东段)陆坡附近的位势涡度梯度,从而使得西段(东段)陆坡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强度显著增强(减弱)。此外,本文还区分了台湾东北西部陆坡附近表层的跨陆坡“上凸型”位势涡度分布与次表层的跨陆坡“下凹型”位势涡度分布,并认为次表层的跨陆坡“下凹型”位势涡度分布也应作为台湾东北西部陆坡附近“位势涡度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大气中的台风过程对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产生显著影响的关键过程及机制,相关结论可为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根据1988年夏季台湾海峡海域的调查资料讨论福建北部沿岸和台湾北面海域水化学的区域性特征。结果表明,福建沿岸上升流是西部海域诸化学要素分布的控制因素,台湾北面海域(25′50′-26°40′N,121°45′-122°30′E)水体下层出现局部冷水抬升,福建沿岸和台湾北面海域都具有低溶解氧且不饱和,高营养盐、低温,高盐的特征、溶解氧,诸营养盐与温度、盐度分别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吴玉祥  吴松江 《台湾海峡》1989,8(2):105-113
本文从板块运动的观点出发,研究了台湾及其邻近岛弧地区大震震中的时-空分布和迁移、台湾地区地震能量的释放及其邻近岛弧地区大震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