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27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21.
据Brett等1979年报道 ,食物的消化率是指被消化道吸收而进入体内的营养物或能量占摄入食物中的含量的百分比。另据Beamish1972年、Brocksen等1974年、Elliott1976年、Allen1980年、Cui等1988年、谢小军1993年的研究报道,对于同一种鱼类或摄食相同饵料的不同种鱼类而言 ,消化率是影响其生长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消化率本身受许多生态因子的影响 ,但研究最多的是摄食水平、水温、体重等[3]。台湾红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为杂食性鱼类 ,它适合在淡水、咸淡水…  相似文献   
122.
海洋农业主要是利用滩涂、浅海水域和海底等海洋空间资源,以发展海洋生物的增殖和养殖所进行的海洋农牧化生产,对比分析中国大连和台湾两地发展海洋农业的区位与条件,资源特点、发展过程、生产现状、海洋农业内部构成与差异,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3.
东海西北部中层冷水特征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渤海海洋》2000,18(2):1-7
  相似文献   
124.
郝佳佳 《海洋科学》2020,44(3):1-14
为定量化研究影响中国东部近海逆温层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基于Princeton Ocean Model(POM),通过进行河流和暖流的增减试验,对逆温层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受海表失热影响,逆温层主要出现在9月至翌年3月份,山东半岛北部及东部近海、闽浙沿海为三个主要逆温层发生区域,其中山东半岛北部近海逆温层范围和强度最大。当无河流输入时,整个研究海域无逆温层出现,而河流加倍或减半对逆温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出现概率分别增高22%和降低15%。当暖流加倍或减半时,长江口邻近海域逆温层出现概率大幅增高23%和降低69%,山东半岛东部近海次之,分别增高34%和降低25%。当关闭暖流时,长江口外海逆温层消失,山东半岛东部近海逆温层出现概率降低约70%,且变浅76%。以上表明,河流淡水是中国东部近海逆温层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保持必要河流淡水输入条件下,暖流的变化对中国东部近海逆温层形成的影响比河流变化大,其中对长江口外海影响最大,山东半岛东部近海次之。暖流流量的增减可引起100 m以浅陆架区的海表面高度异常,影响跨40 m等深线海水交换和温盐锋面的形成,造成逆温层大范围的转移和变化。  相似文献   
125.
台湾连续GPS网主成分空间滤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A方法提取台湾GPS区域网共模误差,进行空间滤波。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在空间上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第2~5主成分在空间上呈现出局部响应的特点;滤波后残差时间序列的均方根(RMS)在N、E、U方向平均分别降低33%、31%、19%;滤波效果在水平方向好于垂直方向,东、西部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台湾地区地形有关;幂律噪声振幅在N、E、U方向平均分别下降36%、43%、23%。  相似文献   
126.
土壤氡气异常特征与台湾南投7.6级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依再 《地震研究》2001,24(4):321-325
总结了10年来长乐筹东土壤氡气(土氡)观测点所测得的9个3.6级以上地震的土氡前兆异常特征,表明土氡异常具有预报意义。同时着重分析了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Ms7.6级地震前该测点4-6月间的土氡异常特征,据此在1999年的半年度会商中提出预报意见。并介绍了7月后该测点的土氡变化特征,认为7-9月间测值的变化是由于降雨过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7.
128.
本文以季风环流的季节变化及地形两大因子对台湾降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造成冬半年台湾东北部多雨和西南部干旱;夏半年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出现了岛西部降水略多于岛东部的现象,且由于西南季风的影响,缓解了西南部干旱.台湾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居全国之冠,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年降水量递增值都大于100mm,海拔500mm左右的低层递增率更是高达266.5mm/100m.  相似文献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