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21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81.
海洋表层叶绿素浓度的激光雷达测量方法和海上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激光感生荧光的原理和叶绿素分子的荧光谱特性,研制一套激发波长为532nm的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用于海洋表层叶绿素分子浓度的快速测量。应用该系统于1994年10-11月进行一次长距离的海上现场实验,对东海(2-32°N,122—129°E)21个站位的表层叶绿素浓度进行了测量,得到0.15μg/L-1.10μg/L范围的表层叶绿素分子的浓度分布。测量结果与水样的分光光度计测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82.
吕宋海峡及南海北部海域水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海峡》1998,17(2):207-213
  相似文献   
483.
沙德铭 《地质与资源》1996,5(3):201-206
西天山吐拉苏地区晚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明显受三个级别构造的渐序控制:近东西向吐拉苏构造火山岩盆地控制着金矿带;横跨盆地的近南北向构造火山岩带控制着金矿田;火山机构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  相似文献   
484.
Helium, neon and argo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fluid inclusions have been measured in massive sulfide samples from the Jade hydrothermal field in the central Okinawa Trough. Fluid-inclusion 3He/4He ratios are between 6.2 and 10. l times the air value (Ra), and with a mean of 7.8Ra,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id-ocean ridge basalt values [3He/^4He≈(6Ra- 11Ra)]. Values for ^20Ne/^22Ne are from 10.7 to 11.3,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tmospheric ratio (9.8). And the fluid-inclusion ^40Ar/^36Ar ratios range from 287 to 334, which are close to the atmosperic values (295.5).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ble gases of trapped hydrothermal fluids in massive sulfides are a mixture of mantle- and seawater-derived components, and the helium of fluid inclusions is mainly from mantle, the nelium and argon isotope compositions are mainly from seawater.  相似文献   
485.
海参纲动物的吐脏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海参表现出的极强生命现象--再生,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广泛兴趣、并被作为器官再生的模型来研究.当前,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刺参养殖业中,吐脏现象给养殖者造成了很大困惑.为了搞清刺参吐脏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因子,结合对中国北方养殖刺参的吐脏再生过程研究结果、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了海参再生器官的细胞起源、迁移与增殖机理,以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86.
邵永旭  李钢柱  姜海蛟  许展  寇帅  连琛芹  黄磊 《地质学报》2020,94(12):3590-3606
大兴安岭西缘内蒙古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和英安岩组成。通过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方法对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安山岩结晶年龄为153. 4±0. 8Ma(MSWD=0. 29),英安岩结晶年龄为155. 6±0. 6Ma(MSWD=0. 12),表明这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具有富碱、过铝质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样品稀土元素总量介于122. 72×10-6~416. 68×10-6,不同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总体相似,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10. 85~60. 04\],具弱负Eu异常(δEu=0. 71~0. 87),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P、Ti、Y等高场强元素,具有陆缘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证据指示罕布庙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487.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运用“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方法,对大兴安岭中南段内蒙古查布其日地区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将内蒙古查布其日地区玛尼吐组划分为2个岩性段,一段为火山碎屑沉积岩和少量中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二段为中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少量火山碎屑沉积岩、酸性火山碎屑岩,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划分出爆发相(碎屑流堆积相、空落堆积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喷发—沉积相等火山岩相,并圈出4个V级火山机构。获得查布其日玛尼吐组二段安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7. 8±1. 4 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玛尼吐组二段粗安岩的SiO2为64. 04%~65. 40%,高Al2O3(16. 02%~16. 96%),岩石富碱(K2O+Na2O=8. 07%~8. 38%),低TFe2O3(1. 38%~4. 43%),贫TiO2(0. 6%~0. 81%),A/CNK值介于1. 02~1. 12之间;稀土丰度总量??REE为177. 60×10-6~254. 61×10-6,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La/Yb)N=8. 13~12. 63,具弱负Eu异常(δEu=0. 71~0. 78); 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为特征。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查布其日玛尼吐组二段粗安岩为钾玄质岩。研究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浆来源于伸展作用触发先前俯冲板片释放流体交代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且受地壳混染影响较小,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次克洋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88.
刘伉 《地图》2006,(1):52-53
麦哲伦是世界著 名的探险家,在西方近 代的地理发现史中,他 的地位或者说“知名 度”应该仅次于哥伦 布。按照西方人行事的 惯例,应该会有一批以 他的姓氏命名的地名。 但是,其“待遇”之 “不公”,令人感到 十分奇怪。  相似文献   
489.
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验模分解方法分析了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平均温度在1976-1986年以平均每年0.124 ℃的速度下降,而在1987-1998年以每年0.144 ℃的速度上升.与南方涛动指数的年代际时间尺度分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太平洋海面气压场的变化对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洋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90.
吕宋海峡是连接南海与西太平洋的唯一深水通道,也是调节南海环流及其热力特征的关键海洋通道。在大尺度西边界流、中尺度涡、热带气旋等众多因子的共同影响下,吕宋海峡输运表现出显著的多时间尺度变率特征,其中热带气旋是影响该海域强烈且频繁的天气过程之一,解析吕宋海峡输运与热带气旋之间的动力联系也是近年来南海海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吕宋海峡附近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及其对黑潮、吕宋海峡附近环流结构、吕宋海峡输运的影响等方面回顾最新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认为接下来应当在热带气旋调制吕宋海峡输运的机制,以及对吕宋海峡输运年际变化的贡献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