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1.
一般认为,在白垩纪及其晚期(80~65Ma前),地球上的气候特别温暖,甚至在极区都有恐龙类生活;但是,最近有文献(其中含有证据)表明,在白垩纪晚期冰水的周期性(冰川的前进和后退)仍然存在。美国的古海洋学家、古气候学家及冰川专家在米勒(Miller)的领导下详细研究了钻获的沉积岩标本  相似文献   
62.
随着地下能源工程、热法地基处理和核废料处理等技术越来越多的开展,热力耦合对土体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今岩土工程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基于颗粒体积膨胀法,通过PFC2D模拟不同变温幅值下(20、40、60℃)松散颗粒(相对密实度Dr=0.2)的循环热固结试验。在宏观角度上发现颗粒在温度循环过程中产生热固结现象,即试样随温度循环圈数的增加,其孔隙比不断累积降低。研究表明:变温幅值越大将导致长期温度循环过程中的颗粒材料越密实,且孔隙比、侧向应力和竖向应力的分布出现一定的不均匀性。与此同时,通过微观角度的分析,总结了温度循环和变温幅值对颗粒间接触数量、法向接触力和切向接触力所存在的影响,得出热固结试验中温度循环的幅值对试样的各向异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本文综合探究了日平均气温、24h变温和气温日较差变化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的影响,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与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探析了2015—2016年安徽省阜南县和贵州省锦屏县日平均气温、24h变温和气温日较差与缺血性心脑血管住院病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表明:气温日较差大于15℃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对风险剧烈升高,并呈现明显的即时效应,且其相对风险随滞后日增加和气温日较差增加达到叠加效应的峰值。当24h内气温下降7℃以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对风险开始明显上升,下降10℃以上呈现显著的即时效应。统计分析发现,两县在春季达到上述阈值概率最高,因此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也在春季达到峰值,特别是雨水至清明节气时段为两县住院人数共同最高峰时段;值得注意的是,地处西部的锦屏县夏季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也较多。此外,降温过程与节气转换也是导致两县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阶段性增多的主要天气与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64.
本文主要分析了吉林省雷电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对区域性雷暴天气的年代际变化、气候倾向及阶段性、周期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雷暴天气的变化趋势做了探讨性展望,旨在为我们正确认识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规律及进行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从行为学角度解释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 Philippi)的跑滩现象, 研究了规格、温度对其跳跃行为以及底质、流速和周期性干露对其潜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蛤蜊运动能力与其规格和水温有关, 3 mm稚贝不具备跳跃能力, 5 mm以上具备跳跃能力; 跳跃频率和高度随水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中国蛤蜊稚贝潜沙比例均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 各时间节点中国蛤蜊稚贝在细沙底质的潜沙比例最高, 中沙底质次之, 粗沙底质最低。施加微弱水流后, 中国蛤蜊稚贝潜沙速度和比例显著增加; 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部分稚贝被水流冲走, 潜沙比例随之下降。周期性干露会导致中国蛤蜊稚贝从底质中爬出, 干露时间越长, 爬出比例越高。干露后的稚贝重新放置于海水中, 部分稚贝会在水面漂浮一段时间后再下落至水底, 漂浮比例随干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从行为学角度初步查明了中国蛤蜊跑滩现象, 为解决中国蛤蜊防跑滩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6.
阴山地震带中强地震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阴山地震带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条主要地震带,根据多年从事地震预报的工作经验,对阴山地震带与鄂尔多斯其他3个边缘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阴山地震带自身地震活动演化、周期性、月分布地震及包头西震情窗口等方面的特征,并对阴山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67.
黄嘉佑 《气象》1995,21(8):53-57
第四讲气候状态变化的持续性和周期性分析黄嘉佑(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研究前期气象要素对后期的关系能反映前期外力因素及气象要素自身对后期气象要素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要素持续性。气候状态的形成是多种具有不同尺度变化的大型气候因子影响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68.
鉴别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随机性的广义Relek-Sacks检验a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忠良 《地震学报》1999,21(5):487-494
为鉴别强震活动究竟是否真正具有10年尺度的周期性,推广了Rydelek-Sacks检验方法.检验中对每一次地震使用发震时间与一个参考时间尺度的比值来构造一个单位长度的相位矢量,把所有地震的总相位矢量与布朗运动产生的总相位矢量进行比较,用来判断所看到的周期性究竟是真正的周期性,还是由于随机排列造成的假象.用这种方法考察了地球动力学和地震预测研究中的两个假说:一个是Romanowicz提出的走滑型和逆冲型大地震以20~30年周期交替地占主导地位的假说;另一个是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强震活动具有10年左右的活跃期的假说.检验以95%的置信水平,对前一个假说给出否定的结论,而对后一个假说给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本文基于空间统计学提出了新的纹理周期性和相似性度量。实验表明,用纹理的周期值、周期性成分所占比例、周期性成分所占比例的变化率以及周期复杂度等多个参数可以提供较多的纹理周期性信息。虽然对周期性纹理分析,室穴模型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该模型的实际拟合还存在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70.
海潮引起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短序列和长序列的潮汐效应观测数据,分析了北海地区海潮引起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受海潮影响的滨海含水层地下水位与海潮有相似的波动特征,但变幅减小,受海潮的影响程度与观测点离海岸的距离有关,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加地下水位的变幅和潮汐系数大致呈负指数减小.在南、北海岸距离海岸分别达3756m和2276m以远时地下水位不受海潮变化的影响.长序列的观测资料显示,海潮和岸边地下水位有15天的长周期和1天的短周期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