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共生生金菌的生长具有周期性的变化特征,与锰相互作用也表现出了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该细菌影响着含锰溶液体系的pH和Eh,能将低价态的锰氧化为高价态的锰。细菌氧化锰主要借助于各种酶和不同代谢物的作用而完成。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中央坳陷区两口钻井剖面和东南隆起区野外露头剖面的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黑色页岩形成于稳定分层的湖相环境;周期性海水注入形成的底流是导致水体分层和黑色页岩沉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1995,15(4):378-379
第四纪研究的现状与趋向──第十四届INQUA大会侧记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第十四届大会,由德国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和柏林自由大学主办,于1995年8月3—10日在柏林自由大学举行。来自六大洲51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除东道...  相似文献   
74.
辽宁—内蒙古地区北西向地震条带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艳  刘蒲雄韩丹 《地震》2004,24(10):84-89
内蒙古2次5.9级地震的发生使得从辽宁丹东至东乌珠穆沁旗形成一条清晰的NW向中强以上地震条带。该带地震活动具有如下特点:①明显的周期性,其显周期为29.4年;②在活跃时段内中强震成对发生;③该带地震活动强度西段低,东段高;④震源机制解显示带上地震的主压应力方向与华北地区的应力场方向一致,⑤该带地震活动与东北深震具有很好的同步性。这2次地震的发生和NW向地震条带的活动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与大区域可能存在的NW向构造活动有关,该带可能是华北地块的北部边界带。本从地震活动角度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5.
李新芳  卫鹏 《四川气象》2003,23(2):19-19,21
分析西太平洋副高与洛阳地区暴雨的关系。西太平洋副高北跳和南撤,直接影响了暴雨的分布,并且分析了副高周期性跳跃、振荡。此外对副高等高线分布与暴雨产生的区域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6.
卡斯凯迪亚消减带的周期性的慢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聚边界连续的大地测量结果显示,深部瞬时蠕变事件可释放大量的应变能而不产生可测震动,因而这种地震被称之为慢震或寂静地震。因为最大地震产生于消减带,所以了解慢震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罕见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震危险性的评估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提供的资料说明发生在卡斯凯迪亚慢震的周期性和目前正在发生的这样一个地震。  相似文献   
77.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预报的再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立交模式、静中动判据和高山峰指标讨论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的地点骤报。由74年周期性、三性法和倍九律讨论了这个8.1级大震的时间预报。倍九律包括热红外异常、6级地震活动和K=8的大磁暴在震前出现的倍九天时间特征。  相似文献   
78.
单斜辉石中缺陷OH结合机理的变温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义上无水矿物(nominally anhydrous minerals,简为NAMs,如橄榄石、辉石、石榴石、长石等)中以缺陷形式存在的结构水的重要性已经被学界广泛认同,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Smyth和Jacobsen,2006)[1],但是对于NAMs中H的结合机理及其在晶体中的具体位置的认识还十分肤浅.  相似文献   
79.
春夏季转换期东亚地表热通量对温度月际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素香  张耀存 《高原气象》2007,26(2):240-248
利用1948—2003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期间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地面热通量对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地区4~7月地面气温月际变化存在明显的与纬度有关的南北向差异、与海陆分布有关的东西向差异以及大陆上中低纬地区以90°E为分界线的东西向差异,大陆上温度月际变化比海洋上显著。通过对月际变温指数的研究发现,中南半岛以及高原东侧在4~5月月际变温明显,印度半岛及高原西侧6~7月月际变温明显,表明月际最大变温有从90°E以东地区向90°E以西地区推进的过程。研究月际变温与地面热通量关系发现,高纬地区大陆上月际温度变化主要与太阳辐射以及潜热变化关系较大,而中低纬地区大陆上月际变温与感热、潜热以及辐射关系都比较密切,且90°E以东的中南半岛及邻近地区的4~5月的月际变温与地面热通量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90°E以西的印度半岛及邻近地区6~7月的月际变温与热通量相关关系最为明显,此时青藏高原西侧辐射以及感热加热作用显著。对于热通量与地面月际变温显著相关区域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地面热通量对于温度场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近地层,在高层,两者之间相关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80.
秦世陶  刘蓉  杨喜华 《岩土力学》2006,27(Z2):558-564
江苏某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主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上库防渗面板基础开挖量大,开挖料大多数为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和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拟利用部分强风化中下部开挖料作为主坝填筑料,对于达到挖填平衡、保护环境、减少弃料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强风化岩石进行了岩石物理性质、抗压强度、压缩变形、矿物成份分析、化学分析等试验研究,同时进行了岩石干湿、变温多次循环疲劳物理力学特性试验,揭示了强风化岩石在干湿、变温循环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对于强风化岩石的可利用性及预测其长期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