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井酸处理的周期性负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水井酸处理法增产效果有限、对地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 提出了水井酸处理的周期性负压法.该方法通过产生周期性负压, 不断向裂隙中压入井筒里活性较强的酸液, 并及时清除裂隙中的反应产物, 因而使用一次周期性负压法, 具有多次常规酸处理加物理洗井的增产效果; 同时它利用周期性负压和少量多次注酸, 限制水井酸处理的污染范围, 降低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使用结果表明: 与常规水井酸处理法相比, 水井酸处理的周期性负压法可使水井酸处理效果平均提高186%, 酸处理后的污水排出量减少59%.另外, 该方法简便易用, 使用成本低, 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为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尔沁沙地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基于逐月站点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1961—2021年奈曼旗主要气象要素(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尺度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奈曼旗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显著,其中气温以0.21℃/10a速率极显著升高,降水以-9.2 mm/10a速率极显著减小,蒸发量以32.50 mm/10a速率不显著增加;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和秋季气温、降水和蒸发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夏季和冬季温度和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减少。各气象要素出现突变点的时间不同,其中气温为1971年左右,降水为1978年和1987年,蒸发量为2002、2009、2013年。各气象要素在研究时段内均表现出明显的周期变化,其中气温为3~7、14~23、34~43 a,降水量为3~6、8~11、13~23、43 a,蒸发量为5~7、11~16、27、35 a。  相似文献   
83.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能见度仪观测资料,分析1999—2018年锦州地区大雾气候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锦州地区雾日年总频次多年平均为33次,存在12 a、6 a和3 a的变化周期。锦州地区典型大雾过程主要分为弱低压槽型、雨后弱高压型。大雾存在日变化。雾前T-Td为4—14℃,风速为4 m·s-1以下,偏南风占50%,偏北风占38%,静风占12%;雾发展阶段T-Td为0—4℃,平均风速为2.2 m·s-1,偏南风占58%,偏北风占42%;浓雾阶段T-Td为0—2℃,平均风速为1.9 m·s-1,偏南风占58%,偏北风占42%;雾减弱到消散阶段T-Td逐渐升高,平均风速为3.3 m·s-1,偏北风占58%。大雾期间,均出现逆温和湿层。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周期性噪声在瞬变电磁测量中的特点,提出通过适量调整发射周期的办法来消除野外周期性噪声,给出了两种发射波形的确定发射周期的方法,并通过模拟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在仪器方面做适量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
太阳活动,除了涵盖太阳表面磁场驱动的活动现象外,还包括光度、自转和对称性等物理因素的长期演化。研究它们变化的周期对深入理解其产生机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1984年Rieger等人首次发现耀斑的产生率存在约154d周期始,人们在很多现象中都找到了它的踪影,150余d的周期成了继11yr太阳活动周和27d太阳自转周后最引人注目的新周期。重点综述了在耀斑、黑子等活动领域内对150d周期现象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有关它成因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6.
提高鱼虾等水产品幼苗的存活率的研究是许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如文献[1]试验研究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成活和抗病力的问题,又如文献[2]则用观察法研究了企鹅珍珠贝人工苗生长白勺.情况及其成活率等。  相似文献   
87.
88.
利用1965-2017年韶关地区8个站点的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在线性趋势法、M-K突变检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STL时间序列分解算法系统地分析了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来韶关地区气候增暖显著,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14、0.042和0.006 5℃/年.(2)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周期均约为8年,三者变化的波动性于1980-2010年期间最为显著,但年平均最高气温于1974年之前也存在较大的波动性.(3)韶关地区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为1997年,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987年,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则没有出现突变.(4)年平均气温气候变化因素可能与年平均最低气温有关,年平均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的变化速率呈显著的非对称性,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年平均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89.
水汽在全球水文和气候变化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选取了中国台湾GPS水汽时间序列作为算例数据,分析了水汽与地理环境的对应关系,得到中国台湾地区的大气水汽分布主要受纬度,地形特征和气候条件控制的结论。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分解(WD)联合算法将中国台湾GPS站水汽的长时间序列和短时间序列进行分解,探测出每个GPS站都存在周年、半周年、天、半天的周期振荡,再结合地理、气候因素分析周期振荡产生的物理原因,得出结论:年周期的水汽振荡主要是由于在中国台湾特殊地形条件下年季风周期变化引起的;半周年的振荡主要是由于夏季风与冬季风对中国台湾地区的交替控制所导致的;而导致水汽日变化的原因则是海陆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叠加环流;天顶可降水量(PWV)半日振荡的振幅较小,则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太阳辐射加热引起的局地热对流的影响所导致。  相似文献   
90.
贵州省日最高气温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贵州省68站1961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共49年逐日日最高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各站点日最高气温的夏季平均值和日最高气温>30℃天数的时间、空间特征,以及两日内最高气温变幅≥8℃的频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①贵州日最高气温夏季平均值大多<32℃。最热时段在省的东部和南部有2个峰值,7月中下旬最热,8月中旬次之,东北部和南部边缘该时段每旬有8-9 d日最高气温>30℃,但其中海拔较高的站点该日数较少;②西部最热时段仅有一个峰值,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省中西部盛夏每旬>30℃日数最多达到2 d,仅盘县、镇宁有时达到3 d;③两日内最高气温变幅>8℃的频数,以毕节、六盘水地区最多,持续时间最长,从当年11月持续到次年4月均有显著变温,遵义铜仁地区频次最低,出现时段最短,仅在3、4月份出现,每月不到1次的8℃以上的变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