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392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525篇
海洋学   5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52.
本文对不同定义的湿位涡做了理论分析,并利用1522号台风“彩虹”的数值模拟结果对各种湿位涡进行了诊断。主要结论有:经典湿位涡、广义湿位涡和改进湿位涡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定义的位温造成的,相当位温、广义位温和修改位温的构成均是在位温基础上添加一显含水汽的附加量;经典湿位涡、广义湿位涡和改进湿位涡的构成均能分为干、湿分量两部分,其干分量表达式相同,都与Ertel干位涡的定义一样,水物质相变潜热的影响隐含在位温中;不同定义湿位涡的本质差异表现在不同的湿分量上,湿分量的表达式中显含了水物质的作用。对台风的诊断分析发现,改进湿位涡分布与Ertel干位涡非常相似,呈现中空分布的位涡塔结构,大值区对应眼墙内侧,改进湿位涡湿分量与经典湿位涡的湿分量分布相似,只是湿分量的绝对值更小,这反映了改进湿位涡既能保持干位涡的分布特征,其分布和演变可反映台风的结构和演变,又能合理地体现水汽分布的影响,所以在台风诊断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经典湿位涡在低层表现为负值,这与水汽梯度的分布关系很大,但与垂直速度、潜热加热大值区等都没有很好的匹配关系,用其分析台风结构和演变具有一定局限性;广义湿位涡其形式较复杂,仅在近饱和区域才能发挥其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53.
WRF中土壤图及参数表的更新对华北夏季预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冰  王薇  杨扬  仲跻芹  陈敏 《气象学报》2019,77(6):1028-1040
土壤质地及其物理性质的参数化对陆面过程模拟具有明显的影响。研究了土壤质地和土壤水文参数表的更新对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拟性能的影响。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土壤属性数据集和修正后的土壤水文参数表替换WRF默认数据,对2017年6—8月华北地区开展数值模拟试验和评估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对土壤类型数据集和水文参数表的更新较为敏感,对地面要素预报有正效果。WRF默认土壤数据集中,中国东部以粘壤土为主,而在北京师范大学土壤数据集里则以壤土为主;修正后的土壤水文参数在Noah陆面过程中增强了裸土潜热蒸发能力。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土壤输入数据和土壤水文参数的更新能够增强陆面向大气的潜热同时减弱感热输送,致使大气底层温度降低而湿度增大。利用华北区域74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2 m温度和2 m湿度对2017年夏季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更新试验对地面要素的预报偏差有较好的修正作用,能够将2 m温、湿度的预报技巧分别提高3.4%和2.9%。   相似文献   
54.
利用风云2E、2G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探空、自动站、micaps资料对2018年6月26日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先后有两条飑线对黑龙江西南部地区造成影响,降水区位于高空急流左侧与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高空气旋性切变使上升运动增强,形成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结构;中层切变及地面辐合系统,为强对流发生提供动力抬升条件;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造成大气层结不稳定;较大的CAPE值、强垂直风切变及适宜的0℃层高度有利于冰雹发生;飑线成熟阶段有中层径向辐合、"逆风区"出现,大于50 dBz的强回波延伸到-20℃层以上,有三体散射及旁瓣回波,回波顶高超过12 km,具有大冰雹发生的条件;shear指数激增和VIL大值区有冰雹出现;发生冰雹的区域与TBB梯度大值区一致。  相似文献   
55.
综述了近年来麻粒岩中p-T-t轨迹的研究现状。内容涉及到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及时间跨度,同时指出:结合岩石中的矿物组合、后成合晶及反应结构,利用矿物温压计是目前确定p-T-t轨迹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6.
青海湖沉积物中的甾醇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7,C28和C29甾醇(△5.22,△22,△5和△5.24(28)和5α-甾烷醇)在青海湖三孔近代沉积物(QH,QE和QO)中被检出。其中以C29甾醇占优势。在QE和QG孔沉积物中还检出了低浓度的三个C30甾醇(4α,23,24-三甲基-5α-胆甾-22E-烯醇(甲藻甾醇),4α-甲基-24-乙基-5α-胆甾-22E-烯醇和4α-甲基-24-乙基-5α-胆甾烷醇]。在QH和QG孔上部层段沉积物中,C27,C29.饱和的和不饱和的甾醇的碳数分布的平行性,甾烷醇/△5-甾醇及△22-/△5.22-甾醇的比值随沉积物埋深而增加提供了甾酸氢化作用的间接证据。青海湖沉积物中的甾醇主要来自湖区丰富的高等植物和湖中的藻类等。在QG孔80~100cm和120~140cm层段沉积物中,5a-胆甾烷醇浓度迅速增加可能反映特殊的生物(介形类)对该二层段沉积物中高浓度的胆甾烷醇的贡献。  相似文献   
57.
对一般的非定常边界展模式,在铅直坐标的变换、时间差分方案的确定、湍流交换系数K的选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比较,得到一个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具有较大的、较广泛的实用性。但是,即使在其它方面被优化的模式,仍然存在着对不同K公式的协调性问题。  相似文献   
58.
阿克苏附近所发现的元古界阿克苏群为一完整的蓝片岩-绿片岩系列,我们通过野外调查肯定了这一认识,并认为它是高压-温相的变质块体,长40km,宽约2.5km.该变质岩由强烈片理化的绿泥石-黑硬绿泥石石墨片岩、黑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绿片岩、蓝片岩及少量石英岩、变铁质岩组成.原岩包活泥质岩、砂岩、基性玻屑凝灰岩、块状熔岩、枕状熔岩及少量深海沉积物.蓝片岩的矿物组合:青铝闪石-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石英-阳起石.阿克苏群为世界上真正的前震旦纪蓝片岩之一,其变质年龄至少有800Ma.  相似文献   
59.
本文提供了桐柏北部秦岭群麻粒岩中石榴石、辉石和黑云母的部分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根据岩石中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和4种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的计算,确定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条件为790-850℃和0.8-1.0GPa,变质时的地热梯度为28-33℃/km,属中压麻粒岩相。  相似文献   
60.
本文在总结二道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矿床成因为闪长岩类严格控制的中温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强调了闪长岩类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