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18篇
海洋学   274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福建省主要城市降水离子特征及沉降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福建省近年来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主要城市降水中致酸离子组成及沉降量现状,认为降水中的酸性物质是以硫酸盐为主,近年来硫酸根离子沉降量基本稳定;二氧化硫排放量、外省排放源、气象条件、土壤酸碱性、点位布设等因素对降水致酸离子沉降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2.
不同酸液条件下叙利亚灰岩溶蚀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翔  蒋建方  吴川  刘光普  李龙  蒋睿 《中国岩溶》2015,34(2):195-200
文章根据SY/T 6526-2002《盐酸与碳酸盐岩动态反应速率测定方法》,利用高温高压酸岩反应仪进行了普通盐酸、有机盐酸、胶凝酸、乳化酸和地面交联酸与叙利亚灰岩粉末在两个目的层温度95 ℃和150 ℃下2.0 h的溶蚀实验。结果显示,五种酸液2.0 h的酸溶解率都在90%以上,普通盐酸、有机盐酸的溶蚀能力高于胶凝酸、乳化酸和地面交联酸三种缓速酸;95 ℃下乳化酸和地面交联酸溶解慢、溶解率低,而150 ℃下是地面交联酸和胶凝酸;适当条件下,“多相隔离”对H+抑制作用要比高粘度溶液强,而且随着酸液内部高分子之间链接复杂程度的提高,H+被束缚的程度也增大;温度提高增大了酸溶解率,对乳化酸、地面交联酸和胶凝酸影响比较显著,对普通盐酸和有机盐酸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3.
林子宗群火山岩是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带,但对该火山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较少。文章以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为例,对矿区主要的赋矿火山岩开展了精确的LA-ICP-MS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获得矿区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在62~65 Ma之间,这些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和过铝质岩石系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3.39~13.21)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K、Sr);亏损重稀土元素(LaN/YbN=3.02~16.47)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显示出弧火山特征。结合其他研究数据及区域上典型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特征,作者指出斯弄多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形成与林子宗群火山作用(62~65 Ma)密切相关,是火山作用驱动地热体系的产物,成岩成矿发生在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期的陆缘火山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4.
电气石是一种含硼的铝硅酸盐矿物,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和成岩成矿作用的灵敏示踪剂,因类质同象置换普遍使其组成成分多变,主量元素为Si、B、Al、Fe和Mg,微量元素有稀土元素、Cu、Pb、Zn、Sn、Ag和Sr等。电气石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能被一般的酸或碱完全溶解,本文采用硝酸-氢氟酸封闭压力溶矿,50%王水封闭压力复溶进行样品前处理,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电气石中稀有轻金属、重金属、放射性金属、稀土元素等29种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3~0.4μg/g,精密度(RSD,n=12)为0.9%~9.2%;国家标准物质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相符,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5%。本方法解决了电气石样品难分解、复溶时易出现氢氧化铝微细残渣的问题,样品试液中B、Al、Fe等主要共存离子的干扰小,各待测元素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5.
相山铀矿田矿石有用共生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型热液铀矿田,其发育碱交代型铀矿化和酸交代型铀矿化两种矿床类型。笔者通过对该矿田主要酸交代型铀矿床的物质组分研究,发现其矿石中富含Th、Mo、HREE、Y等多种有用组分,且含量普遍可达综合利用品位;有用组分主要以独立矿物、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主要赋存于铀矿体的矿化中心带富矿石中,与铀为同空间富集。因此认为,相山铀矿田酸交代型矿床的矿石中,Th、Mo、HREE、Y与铀密切相关,矿物具有共生关系;应重视Th、Mo、HREE、Y等有用组分的综合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156.
对某地钒矿石进行了成份分析、赋存状态的分析,证实了该矿石含20%以上的钒云母。为了提高该矿钒的浸出率,研究了盐酸浸取、硫酸浸取、未经焙烧样品的浸取、焙烧后样品的浸取、添加剂的用量对浸出的影响、焙烧温度及浸取时间等对浸出率的影响。建立了无盐焙烧、稀硫酸浸取,使浸出率达90%以上,为后续工业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7.
热硫化条件下温度对黄铁矿结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模拟天然黄铁矿形成条件和基本过程,利用真空管式炉实验设备,通过热硫化法在250~410℃反应,实验考察不同温度条件下黄铁矿的结晶生长情况。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实验产物形貌、物相结构特点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250~410℃时均可形成黄铁矿,但250~280℃时黄铁矿结晶程度较差;310~340℃时,可生长出部分晶面;360℃时黄铁矿生长成较为完好的晶体;380℃时黄铁矿结晶成立方体、八面体等自形晶;410℃时可形成结晶好、成分单一的黄铁矿。  相似文献   
158.
污泥浓度对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沥浸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亚铁盐为能源物质,采用9K液体培养基培养,继以9K固体培养基平板接种法直接从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菌株.利用该菌株作为沥滤微生物,对5种不同浓度的城市污泥中重金属进行生物沥浸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沥浸的污泥浓度宜控制在2%(w/w),沥滤12 d后,污泥中Zn、Cu、Pb、Cr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9.57%,94.97%,36.95%,43.40%.  相似文献   
159.
除砷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除砷技术的发展,生物法和硫化法等除砷技术已应用于工业除砷,混凝法、离子交换法和直接沉淀法等除砷技术在废水除砷中也已广泛应用。在综述了近年来除砷技术在工业中和含砷废水处理上的应用后,对其中各种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除砷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0.
高岭石和蒙脱石吸附胡敏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岭石和蒙脱石分别是暖湿和冷干气候带内典型土壤的代表性矿物,对二者吸附胡敏酸特点的对比研究可以为探索不同地带土壤中重金属的环境行为提供重要的依据。笔者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和胡敏酸初始浓度对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吸附量的影响,重点剖析了引起高岭石和蒙脱石在吸附胡敏酸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在pH=5条件下,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量均随着胡敏酸初始浓度和离子强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2)胡敏酸在高岭石和蒙脱石上的吸附量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3)pH<6时,高岭石吸附的胡敏酸量多于蒙脱石,pH>6时则相反。这是由高岭石和蒙脱石在不同pH条件下吸附胡敏酸的机制不同造成的。在pH<6时,高岭石与胡敏酸之间的静电引力起主导作用,其次是配位交换作用和氢键作用。此时,蒙脱石以氢键作用为主要吸附机制。在pH>6时,高岭石和蒙脱石的主要吸附机制分别是疏水性作用和阳离子键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