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18篇
海洋学   274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42.
张纯仪 《矿物岩石》1990,10(1):79-87
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矿区二、三号矿床的两个岩体为隐伏的中-基性岩体,受北西向断裂的控制,侵位于石炭统南明水组上段之下部地层中,为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矿床。矿物成分以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为主。有用元素除铜、镍外,尚伴生有金、银、铂、色、钴、硫可综合利用。它国内外同类型矿床相比,具有成岩、成矿时代新,岩体基性程度低、铜大于镍等特点,因而又具有新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43.
44.
钒金试剂Ⅱ为指示剂钒酸铵滴定法测定岩石矿物中微量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成 《铀矿地质》1994,10(2):119-123
本文用作者合成的新试剂-钒金试剂Ⅱ做指示剂钒酸铵滴定法测定岩石矿物中微量金,终点明显,操作简便,测金量范围很宽,而且灵敏度很高。岩石矿物经王水-磷酸溶解,聚氨酯泡塑富集分离后,Au(Ⅲ)在硫磷混酸介质中经Ⅰ-还原至AuI43-,以钒金试剂Ⅱ为指示剂,钒酸铵滴定AuI43-中络合的Ⅰ-到溶液出现紫红色为终点。试样中测金范围在0.000001—100μg/g,相应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4.3%-1.69%。检出限为0.2pg/6ml。  相似文献   
45.
李珍福  李学军 《铀矿地质》1994,10(6):360-366
壤中蜡样芽孢杆菌找矿法是微生物地球化学探矿方法之一。本文叙述了蜡样芽孢杆菌法的找矿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室内测量技术、野外初步试验的地质效果以及测量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在已知隐伏金矿床(点)和铀矿床(点)上测得了明显的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异常,并在460铀(钼)矿床外围的铀矿化远景地段进行了试验,地质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6.
微生物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方式影响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在细菌生长的不同阶段,这两种方式的贡献有所差异。利用微孔滤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了多粘芽孢杆菌对微纹长石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菌生长的0~96h内,细菌及代谢产物能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共同促进微纹长石的溶解,但微纹长石中各元素的溶出在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别,K和Si的溶出主要受间接作用的影响,而Al的溶出主要受直接作用的影响。在稳定期和衰亡期,细菌及代谢物均对K,Al,Si三种元素的溶出起较强的促进作用。在长石溶解的过程中,细菌的生长消耗、细菌表面络合作用、代谢物络合作用等均是影响离子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三种作用的协同效应,使得实验溶液中离子浓度随细菌生长表现出不规则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7.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BS-4是从油田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物萘的菌株。当萘的初始浓度为100mg时,该菌株在pH为8.0,温度为40℃下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作用69h能降解50%以上的萘。通过HBS-4菌株降解萘的动力学研究,在Williams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HBS-4作用萘的四组分动力学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菌株HBS-4在降解萘的过程中,葡萄糖含量、菌液浓度、pH、Eh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8.
影响浸铀细菌活性的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健  茅均标 《现代地质》2002,16(3):312-317
微生物浸铀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难浸铀矿石的浸出率 ,其关键技术是培养高活性的菌种。为了培养能适应多种恶劣条件的高活性菌种 ,必须对影响浸铀微生物活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对浸铀细菌硫杆菌属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活性因素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对从江西山南矿区的野外矿样中分离筛选出的菌株的活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pH值为 1 8、温度为 30℃、接种量为 2 0 %及 90r/min的充气条件是该硫杆菌最佳的培养条件。通过对磷、铀两种元素在不同浓度下对细菌活性影响的试验 ,得出高浓度的磷、铀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通过驯化可以降低及弱化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钾长石粉酸浸除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郑骥  马鸿文等 《地球科学》2001,26(6):657-660
在利用钾长石粉合成沸石分子筛和制取碳酸钾技术中,铁的存在会降低沸石的白度。对北京平谷、天津蓟县、内蒙白云鄂博三地钾长石粉进行硫酸酸浸除铁实验,获得最大铁浸出率分别为88.6%、93.2%和64.6%,且前两地钾长石粉中铁的浸出行为相似,酸浸除铁效果均优于白云鄂博钾长石粉。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硫酸浓度、酸浸温度和时间对除铁效果的影响,表明三者对不同地区钾长石粉酸浸除铁效果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钾长石酸浸除铁反应开始时,铁的溶解极快,反应速率主要由化学反应控制;其后溶解相对缓慢,反应速率则由扩散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50.
我国水平地带性土壤中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王秀红 《地理科学》2001,21(1):19-23
主要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对我国水平地带性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的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概括,进而探讨了在不同自然和人因素影响下,土壤有机质的累积状况与稳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