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176篇
地球物理   418篇
地质学   926篇
海洋学   36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频测深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频率域测深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频测深方法,实现一机多频同时观测的目的,以提高观测速度。本文讨论了多频观测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工作特点,并提示实现这种观测的方案。  相似文献   
92.
频率域电磁测深中的记录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讨论了频率域电磁测深中的记录规则,然后利用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作了具体分析。认为,在不考虑微弱的阴影效应时,将测深点作为频测记录点更为合理。野外试验对比说明了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及其装置的研究简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棋柱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2):607-611
  相似文献   
94.
祁连山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潜在震源危险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中段是地震十分活跃的地区之一。本课题采用MT重复测量方法,在该区建立的长约400km的剖面上进行监测。本文根据监测所获取的MT参数,从静态的角度探讨了该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电性横向变化特征,进而评估了该区的潜在震源区。研究发现,该区深部介质电性的物质特征有:1.部分地带呈现出剧烈的电性横向变化,2.具有极为发育的特殊增厚的壳内高导层地段,3具有高、低热流的过渡边缘地带,4.具有与活动大断裂相交汇的隐伏断裂构造的局部地段。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增强,数次中强地震都发生在具有上述特征的地带中,该地带将可能是祁连山中段的强震-大震潜在震源危险区。这四种电性特征将是潜在震源区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95.
邱爱金 《铀矿地质》1994,10(2):113-118
本文针对山区电测深的结症,通过实例介绍了一种新方法──多源电测深法的应用效果。在三面环山、岩石裸露等物探自然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应用多源电测深法成功地圈定了8411西段铀-硅质体的展布,预测了银竹凹铀成矿远景区段,为8411矿床的扩大指明了方向。实践表明:多源电测深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工作效率高、资料解释直观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96.
频率测深的地形影响及其校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含源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按照二维地形条件下的线源非齐次赫姆霍兹方程确定其边界条件,用边界元法计算了起伏地形条件下线源的频测影响曲线,并将其转换为二维地形点源赤道偶极装置频测曲线。总结了地形对频测曲线影响的规律,提出了地形校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温纳偏置电测深法压制表层电性不均匀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巷道底板浮煤等电性不均匀体及厚度变化是造成煤矿井下电测深曲线畸变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温纳偏置电测保法压制浮煤等表层电性不均匀体影响的能力。用感度分析法讨论了表层电性不均匀体产生地电干扰的机制。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电测深曲线质量,有效地提高了电测深法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8.
电测深法在金乡—单县寻找隐伏煤田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
100.
1.测点布设及观测方法实验场地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汤坑盆地中央。盆地内分布有F_1、F_2、F_3和F_44组断裂,其中F_1为张性兼压扭性断裂,F_2为扭性断裂,F_3为张扭性断裂,F_4为压扭性断裂(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