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3篇
  免费   776篇
  国内免费   666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269篇
地球物理   1525篇
地质学   1205篇
海洋学   55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35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6 毫秒
991.
应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南亚热带3种森林土壤地表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进行了2年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S L)CO2年排放总量分别为3942.2,3422.36和2163.02 gCO2.m-2·a-1,并且3种林分具有相同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排放高峰均出现在6~8月,这期间的土壤CO2排放量占全年排放总量的35.9%,38.1%和40.2%:不同森林土壤CO2排放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具体体现在针叶林(PF)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较阔叶林(BF)和混交林(MF)敏感,Q10值较大,而且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幅度较大,表明结构单一的森林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3种森林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Ts)、土壤含水量(Ms)和空气压力(Pa)均呈显著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空气压力对森林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经验模型,以土壤5 cm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两个指标可以分别说明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异的75.7%,77.8%和86.5%,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受水分胁迫的土壤或干旱或半干旱土壤CO2的排放过程.  相似文献   
992.
路径分析是嵌入式导航终端的基本功能。在层次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互补分级数据模型,将整个路网拓扑分为概括拓扑和辅助拓扑两级,并给出两级路网拓扑数据快速合并机制形成详细路网拓扑,使得嵌入式硬件平台上远距离路径分析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93.
应用Moya方法反演浙江地区震源参数和台站场地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浙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发生在浙江省及其附近海域的中小地震的波形资料,采用Moya方法[1],反演浙江地区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94.
应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南亚热带3种森林土壤地表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进行了2年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S+L)CO2年排放总量分别为3942.2,3422.36和2163.02 gCO2.m-2·a-1,并且3种林分具有相同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排放高峰均出现在6~8月,这期间的土壤CO2排放量占全年排放总量的35.9%,38.1%和40.2%:不同森林土壤CO2排放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具体体现在针叶林(PF)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较阔叶林(BF)和混交林(MF)敏感,Q10值较大,而且CO2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幅度较大,表明结构单一的森林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3种森林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Ts)、土壤含水量(Ms)和空气压力(Pa)均呈显著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空气压力对森林土壤CO2排放通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经验模型,以土壤5 cm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两个指标可以分别说明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异的75.7%,77.8%和86.5%,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受水分胁迫的土壤或干旱或半干旱土壤CO2的排放过程.  相似文献   
995.
了解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的季节变化规律和主要生物因子及环境因子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机理的理解以及大尺度过程的模拟.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位于西藏高原腹地的、世界海拔最高的草地碳通量观测站的NEE及生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近3年观测,阐明NEE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草原化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碳吸收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大碳排放出现在11月,在生长季初的6月,受降水和植物返青快慢的影响,会出现生态系统碳吸收或排放的年际差异,7~9月表现为碳吸收,其余月份均为碳排放.在生长季,白天的NEE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变化的控制,同时又与叶面积指数交互作用,共同调节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率的强度.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温度的控制,同时也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呼吸商(Q10)与温度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生长季昼夜温差大并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碳获取.10℃时标准呼吸速率(R10)与土壤水分、温度、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降水格局影响了土壤水分动态,土壤含水量会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变化.生长季初和末期的脉冲性降水会导致生态系统呼吸的迅速上升,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碳的流失.西藏高原草原化嵩草草甸生长季短,温度低,致使生态系统的叶面积指数偏低,生态系统碳吸收较少,降水格局引起的土壤湿度动态和脉冲性降水将对生态系统呼吸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水平.  相似文献   
996.
GPS程序包     
Maxim集成产品公司推出一种低价位的GPS程序包,这种程序包装有Maxim公司生产的MAX2741前端GPS接收机和皇家菲律普电子公司生产的定位软件,它可以在加速和非加速GPS性能之间进行动态转换。Maxim GPS解决方案的GPS接收机,通过2.7-3.0V电源,支持2-26MHz参考频率。该软件通过得出接收机的输出、确定卫星、下载卫星星历和进行信号处理来获得固定位置,该系统可用于汽车导航系统、综合信息技术、汽车安全防护、应急响应系统、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数字与数码相机、地理信息系统和精确授时等业务。  相似文献   
997.
瞬变电磁系统探测海底电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在海洋工程与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应用前景的海洋瞬变电磁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高导海水中探测海底电导率的电磁感应理论,研制了共轴水平磁偶极-偶极装置(HRHR)的瞬变探测系统和解释软件.经东海海域实地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证实了瞬变电磁探测的有效性和方法优势.目前,它可作为海底地质填图的主要手段.经拓展后可用于海底分层和基底深度的探测.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和关东地区强震前的正、负地震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强震震源及附近地区内,震前某一时段、某一震级以上地震主要为正地震,形成正地震集中时段,主震一般位于正地震分布区内或边缘;在主震前数个月内一般发生负地震(不排除正地震),同时响应比值在震前存在降低的过程,这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短期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些特征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预测可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日本关东地区1996年9月11日6.6级地震的发生区域和发生时间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瓦斯突出煤层的无线电波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瓦斯突出煤体和非突出煤体的电学性质研究基础上,研究了瓦斯突出煤层的无线电波响应特征,为利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探测瓦斯突出煤体和进行瓦斯突出带的非接触式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