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254篇
海洋学   34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01.
针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8.1地震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未来地震危险性问题,通过对喜马拉雅带历史大地震应变能释放和在尼泊尔地震发震前后的区域地震活动图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喜马拉雅带很可能已进入新-轮的地震活跃期。此次尼泊尔大地震不足以将喜马拉雅带中段的地壳应变能全部释放,喜马拉雅带中段的地震活动和藏南裂谷带地震活动具有密切的关联,在喜马拉雅带中段和藏南裂谷带还将有大地震活动。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现今在喜马拉雅带的东段存在阿萨姆围空区和不丹围空区,在喜马拉雅的西段出现噶尔围空区,喜马拉雅西段新德里和西藏接壤地区以及喀喇昆仑断裂上噶尔县地区地震危险性很高,喜马拉雅东段林芝山南地区以南的阿萨姆和不丹地区危险性很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02.
围填海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向海洋谋求发展空间的一种基本手段。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之一,探索其近岸河口区域围填海时空过程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对海岸带综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多源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为数据源,通过影像数据处理分析探讨了珠江口围填海历史变迁过程,并对其围填海生命周期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珠江口围填海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后,其中1978—1988年围填海面积为18 572hm2,1988—1996年间围填海面积为25 528hm2,1996—2005年间围填海面积为13 911hm2,2005—2015年间围填海面积6 723hm2。截至2015年,珠江口共围填海面积64 753hm2,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岸段。基于历史围填海时空演变过程,通过围填海生命周期图进一步对珠江口未来的围填海工程实施潜力进行形式预判。结果显示,珠海岸段和深圳前海岸段是珠江口今后实施围填海热点区域,其他区域围填海速度会相对减缓,但随着珠江口海岛逐渐与陆地海岸带相接,该区域围填海过程也将会终止。围填海生命周期分析可为海岸带实施围填海工程规划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03.
根据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要求,填海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海域使用动态监测。填海工程界址和面积以及岸线变迁监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GPS测量、水深测量和水下侧扫等。文章结合Google Earth海量免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优势且支持二次开发特点,探讨Google Earth在填海工程动态监测内、外业工作中的应用;基于Google Earth开发一套外业数据采集及Google影像下载软件,为其在填海工程动态监测中的常规化应用提供便捷工具。应用结果表明,Google Earth可为填海工程动态监测外业测量工作提供实时定位及快速叠加分析,Google影像可为填海过程分析提供参考数据并为成果图件制作提供底图数据,Google Earth可作为填海工程动态监测工作中高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704.
李艳  卢飞  廖科伏 《海洋工程》2017,35(4):110-116
为研究高海水围压条件下截齿切削多金属硫化物(SMS)的动力学特性,根据深海环境构建了镐形单截齿破碎多金属硫化物的切削力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海底多金属硫化物高孔隙、非线性等特点,选取合适的材料本构模型及其相关参数,基于LS-DYNA数值模拟平台,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高海水围压条件下截齿切削多金属硫化物的数值仿真模型,模拟了不同海水围压条件下多金属硫化物的切削破碎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截齿上的海水围压对矿体破碎的影响很小,矿体上的海水围压对矿体破碎影响较大;在高海水围压条件下,多金属硫化物的强度明显增大,切屑更难从基岩剥离,截齿受到的三向阻力明显增大,高围压作用限制了截齿切削破碎过程中的振动,截齿载荷波动性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705.
煤岩强度离散性及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永杰  宋扬  陈绍杰  李廷春 《岩土力学》2006,27(10):1763-1766
简述了煤的强度离散性原因。采用超声脉冲穿透法测量煤样波速并进行岩石力学试验,回归分析得出了煤岩试件声速与其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为尽可能避免因煤样离散性而带来的盲目试验提供了一条技术途径。采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系统进行了煤样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与花岗岩等高强度岩石不同,由于煤的孔隙裂隙发育在围压作用下孔隙裂隙被压密闭合,煤的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但并非线性关系;煤的轴向破坏应力及残余强度均随围压增大而增大。研究结论对于在破碎煤体中掘进的巷道的锚固机理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6.
杨继红  秦四清  杨省伟 《岩土力学》2006,27(Z2):296-300
从宏观分析与微观机制方面探讨了围压、孔隙水压力对岩体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特性即脆-延性转变的影响。定义了一个峰后破坏割线模量 来表征孔隙水压力对岩体应力应变曲线转型的影响,并结合斜坡失稳的刚度判据,进一步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对应力应变曲线峰后斜率的影响,随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峰后曲线斜率变陡,峰后刚度增大,即材料的均匀性、脆性增大与刚度比k减小。因此在围压等外界环境因素及系统内部条件不变时,刚度比 时就存在一个临界孔隙水压力 ,也就是说降雨等涨落因素引起滑面介质中的孔隙水压力大于这个临界值时斜坡就易于发生突变失稳。从而进一步加深认识了降雨等外部涨落因素对斜坡系统失稳的重要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707.
708.
红层是我国南方分布广泛的白垩纪沉积软岩,大量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反映红层工程性质的一些重要物理力学指标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由于岩石结构的差异,不同地区红层的相关方程差异较大。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抚州市区红层的饱和重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割性模量、三轴抗压强度与围压之间的相关方程,分析了现有点荷载试验强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相关方程对抚州红层的不适用性,并建立了相应的相关性明显的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709.
王利锋  李兆均 《北京测绘》2018,32(5):527-531
近年来,离岸式填海项目的增多给实施竣工验收测量的作业人员提出了诸多挑战。文章首先阐述了离岸式填海项目的特征和界定标准,然后分别探讨了直立式和斜坡式等填海造地的施测方法选择和注意事项,最后根据实际填海项目竣工验收的多种技术应用,即从填海项目实际用海界址范围判定、施测方法选择以及面积量算和对比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总结,形成较为完整且行之有效的验收测量解决方案,以待为海域管理部门和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10.
中国围填海工程实践早于理论探索,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围填海工程综合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梳理围填海工程经济影响评价相关研究,界定与解析围填海工程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内涵、类型、主要内容与相关领域动态。研究发现:(1)社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经济影响评价仍处于核心地位。经济影响评价指标源于项目价、国民经济、主观判别等,评价范式以投入—产出价值量化、综合模糊评价为主。研究案例多以省或地级市、企业用海等小尺度项目为主,缺乏大尺度对象评价体系构建;(2)中国围填海工程经济影响评价在内容、指标体系构建和尺度影响等方面仍需深入探究。解决间接经济影响量化难题、构建学界公认量化体系与主观赋权体系、对大尺度及特殊用途填海评价,是今后探讨与实证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