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63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81.
地下水位变化对干旱区植被盖度的影响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ampling and testing are conducted on groundwater depth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670 km^2 of the Sangong River Basin and semi-variance function analysis is made afterwards on the data obtain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geo-statistic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nce curve of the groundwater depth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displays an exponential model. Analysis of sampling data in 2003 indicates that the groundwater depth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change similarly in space in this area. The Sangong River Basin is composed of upper oasis, middle ecotone and lower sand dune. In oasis and ecotone, influenced by irrigation of the adjoining oasis, groundwater level has been raised and soil water content also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sand dune nearby, vegetation developed well. But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Sangong River Basin, because of descending of groundwater level, soil water content decreased and vegetation degenerated. From oasis to abandoned land and desert grassland,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groundwater level changed great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spectively in spatial variation. Distinct but similar spatial variability exists among the groundwater depth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study area, namely,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decreasing (increasing) as the groundwater depth increases (decreases). This illustrates the great dependenc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on groundwater depth in arid regions and further implies that among the great number of factors affecting vegetation coverage in arid regions, groundwater depth turns out to be the most determinant one.  相似文献   
582.
真空排水预压工程中真空度的现场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分析真空和负压基本物理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真空排水预压工程中真空度现场测试技术和应用现状。通过室内试验及工程实践证明,真空排水预压情况下,地下水位以上的软粘土仍是饱和的,因此,对地下水位以上真空度测点,真空表读数实际反映的是该处的孔隙水压力;而对地下水位以下的真空度测点,真空表读数无意义。  相似文献   
583.
石羊河流域环境现状及其演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5,他引:28  
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区蒸发强度大、地下水循环速度慢,加之近年来地表水供给量的严重不足,过度开采地下水已引发了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盐渍化、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地下水位的下降与矿化度的增高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特别是流域下游地区地下水矿化度的增高趋势明显。根据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将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动态类型划分为蒸发型、开采型、径流开采型、渗入型和蒸发开采型5种,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的实测资料,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下降趋势和亏空状况进行模拟分析,表明该区近40a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亏空量不断增加,并且具有明显的加速趋势。1960年武威和民勤盆地地下水亏空量为174×108m3,1998年已达452×108m3,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治理,预计2010年将达到67×108m3,这将对该区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4.
太原市地层空间异质性对地面沉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自永  马腾  马军  马瑞  闫春淼 《岩土力学》2007,28(2):399-403
对比1956~2000年太原市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资料发现,该区地面沉降漏斗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空间分布基本相近,但不完全吻合,局部地区存在偏移。通过对黏性土层累计厚度分布、黏性土层与粗颗粒土层的组合特征、不同分区各深度处土的力学特征值与上述偏移的对比分析,认为太原市地层的空间异质性对地面沉降分布有如下影响:(1)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相比,地面沉降漏斗偏向于黏性土层较厚的一侧;(2)地层组合(黏性土的夹层数、单层厚度等)对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沉降多发生在黏性土夹层多、单层厚度较小的地区;(3)土的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影响沉降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5.
民勤绿洲边缘物种多样性对水资源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通过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边缘长期的生态定位观测和近年来对绿洲边缘的植被调查,计算植物种辛普森(Simpson)、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年均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地下水位的下降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呈减低趋势;降水量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86.
未来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将引起地下水位招升,将会对多层建筑地基产生影响。文章在研究探讨地基变形激化程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土压缩模量Es的预测分析工作,并提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87.
陈照雄 《地下水》2000,22(4):170-172
本文介绍了南川井田桥榜煤在放因采煤影响产生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造成了地下水资源无法利用,通过实地水文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了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和运移规律,可采取水平建筑物将地下水引出地表,使地下水资源可重新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88.
李明 《海洋信息》2000,(4):32-32
朱家村也同所有莱州市沿海村庄一样,前些年因气候原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侵蚀严重。1994年以前,海水向朱家村纵深侵蚀1500多米,全村70%以上的水井和土地被海水侵染,年减产粮食51万公斤。而且每年海水还以平均180米的速度继续侵蚀。全村800户人家面临着背井离乡的窘境。  相似文献   
589.
莱州湾沿岸平原海水入侵灾害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莱州湾东、南沿岸平原的海(咸)水入侵是人为过量采取地下水和自然环境变化共同引发的灾害。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的地下水位负值区、淡水资源超采量和海(咸)水入侵面积等三标志划分灾害进程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恶化阶段和缓解阶段。给出了灾害发展模式。以此解释新区灾害,针对灾害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适时而有效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90.
分析了1998 年1 月10 日张北尚义 M S6 .2 地震前后晋冀蒙交界地区前兆台网地下水位异常特征.用多层次跟踪预报法对该次地震进行了检验性预测,探讨了地下水位高值异常与该次地震的关系.检验预测结果表明,这些异常就是该次地震的前兆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