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6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43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27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胡清清  杨晓霞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03-2023040003
地质文化村(镇)是地质文化科普的重要窗口,也是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的进一步评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我国50个地质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地质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随机分布型;②各省(市、区)地质文化村(镇)数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呈“东多西少”格局;③地质文化村(镇)形成1个高密度核心区、2个次高密度集聚区、1条核心延长带;④影响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由特色地质资源、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源3个一级指标构成,其中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源对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影响最大且效果显著。在今后地质文化村(镇)的评定建设中,应加强中西部地区地质文化村(镇)的建设和申报;适当给予中西部地区地质文化村(镇)评定倾斜;加大地质文化村(镇)宣传力度;充分发掘地质特色及民俗文化,加强地质文化村(镇)与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83.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44-348
按照地质遗迹分类标准划分了重庆合川区的地质遗迹类型,选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典型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对比评价研究。评价研究表明:马门溪龙化石、地层剖面、斗牛石等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均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和观赏价值,为合川区地质遗迹的开发与规划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84.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生物礁滩碳酸盐岩沉积相、推覆褶皱构造等典型的地质遗迹为主。公园内良好的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沉积,加上后期的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及崩塌等作用,形成了类型丰富,瑰丽梦幻喀斯特地貌景观,如绝壁、孤峰、溶洞、石芽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85.
王敏  王猛  赵志中  钱方 《地质论评》2022,68(4):1530-1540
第四纪冰川和冰川地质遗迹的研究,是研究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很广,类型多。最北的大兴安岭、南部的广西大明山、东部的长白山和台湾玉山、最西的喀喇昆仑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均有分布,是世界上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发育最广泛的国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概况,结合开展的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以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为基础,系统开展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研究。根据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的侵蚀、冰碛物的搬运和堆积等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总结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体系,为开展同类地质遗迹调查提供方法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6.
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晶洞花岗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华山地质公园内首次发现了晶洞花岗岩。晶洞多呈圆球状,大小不一,常呈串珠状发育,其内大都发育完整的水晶。九华山晶洞花岗岩的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区内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演化过程,并为地质公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7.
<正>矿产资源与人类文明内蒙古矿产资源形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延伸保护地质环境——地质遗迹资源一、矿产资源与人类文明矿产资源是地球赋人类最宝贵的生存财富,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是现代社会工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保证人们过上现代生活的必要条件。试  相似文献   
88.
山东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可划分为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类、溶洞 (群 )类、泉 (群 )瀑布类、异石名山奇峰类、海岛浴场湖泊类、火山 (口 )类、湿地类等 7大类。地质遗迹是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自然遗产 ,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人们通过各种地质遗迹现象 ,可以追溯地质演化历史以及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状况。地质遗迹在科研、教学、科普教育和旅游观赏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地质遗迹保护应坚持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 ,加强管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长期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以及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89.
嵩山以独特的地质地貌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的桂冠后,2003年8月21日,再次与黄山、庐山等7个国家地质公园一道被列入我国首批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候选地。 为把嵩山纳入世界地质遗迹保护的行列,引起世界广泛重视,使嵩山享受世界遗产的待遇,让嵩山真正造福全人类,登封国土人在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下,随着嵩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揭碑开园,随即也拉开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序幕。 为使嵩山早日加入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登封市国土资源局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工作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需要上报大量的资料,其中长达200多页的申报世界…  相似文献   
90.
《河南国土资源》2005,(B07):32-33
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球的外观和地貌就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了解地质环境的过去、现在,才能预测未来。保护地质遗迹,则是这种探索的基础,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