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655篇
测绘学   520篇
大气科学   295篇
地球物理   391篇
地质学   1659篇
海洋学   691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23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01.
针对2001年入夏以来辽宁多次暴雨及大暴雨过程 ,通过对同期天气环流背景及流场分布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高空特定形势场、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冷涡、台风是出现多雨时段、暴雨及大暴雨的重要环流背景 ;暖式切变线、多种急流辐合上升是产生暴雨及大暴雨的重要物理因子  相似文献   
102.
在地图内容和形式数学表示的基础上研究了地图的数学定义。由于引入隐式地图和变换条件,故所有储存地图信息的载体均可属于地图的范围,从而使地图定义获得了广义的解释和精确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介绍技术先进,操作方便,测试可靠的压阻式数字水位计的结构,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对几个重大地质构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壳-岩石圈是一个复杂的多级次的三维镶嵌体,不均一性是其基本属性。根据板块运动速度、构造变形速度、实地构造分析、可以认为地质构造演化是以均变式发展的。构造变形和造山带演化是相当快速的,另一些构造是长期发育定型的。就是说既使相邻地块上的变形,其变形样式、强度和速度差异可能很大。“褶皱幕”理论不符合地质实际,应予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05.
我国地质岩心钻探设备发展历程及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回顾我国地质岩心钻探设备发展历程,分析岩心钻探设备的现状,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对其今后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6.
107.
大陆下地壳物质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统计方法对20组世界各地大陆下地壳组成的估计值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大陆下地壳组成具双峰式分布特征,峰值代表了A、B两种元组分。组分A为幔源垫托岩浆的结晶分凝产物,组分B为古老的大陆壳物质。大陆下地壳物质组成和同位素成分确定和探讨对建立恰当大陆动力学模型具有深元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管缝式锚杆防治软岩巷道底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新谷  徐虎 《岩土力学》1996,17(1):16-21
根据对巷道围岩移动趋势的分析,充分考虑到锚杆在垂直于锚杆轴向方向上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将其用于软岩巷道底臌的防治,简化了软岩巷道施工工艺。矿井的实际应用表明支护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9.
高秉璋 《江西地质》1997,11(4):33-40
火山作用-深成作用的相互联系是研究岩浆活动从侵入到喷出,以及演化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高位深成岩体是其过渡类型,其中中心式环状杂岩体尤为重要,关键是要识别含棱角状捕掳体及破碎捕掳晶的侵入凝灰岩,包括侵入角砾岩,爆发角砾岩等一系列具侵入特征的火成碎屑岩类;大量的上覆火山岩碎块作为捕掳体出现在充气岩浆中,模糊了深成岩类和火山岩类,但根据产出形态及接触关系等特征仍可加以区别,本文对此问题作了明确的阐明,并以玉华山杂岩体为实例加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0.
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介于大陆与大洋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型的“沟弧盆”地带。该构造带的出现是亚洲大陆岩石圈演化-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的成因问题流行假说颇多,本文侧重从亚洲东部壳体演化运动历史背景的分析入手,探讨该构造带形成时期的历史动力环境,地壳结构及性质、壳体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壳体增生扩展过程等,阐明了它是由于东亚陆缘扩张所成。并探讨了该陆线扩张带的形成与壳体演化运动的关系及其扩张机因。研究表明:亚洲陆缘扩张带的形成机理,并非“洋壳俯冲、弧后引张”所致。它们主要是陆缘壳体上的大陆类型活动区(华夏地洼型造山带),在其发展的余动期,由于陆缘扩张及陆壳薄化所致。作者认为,从壳体大地构造学这一新思路入手,对该陆缘扩张带成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该大陆架上广泛分布的有色、稀有金属内生矿床,以及泥炭、褐煤、油气田的构造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