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索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是由地震部门和煤炭部门专家共同编辑的一本介绍微震学在矿山应用方面的文集。该文集收录了8个国家利用地震学研究矿山震动和冲击地压(岩爆或矿山冲击)的多项成果;比较广泛地介绍了国外在矿山地震及其安全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国内的研究动向。但因经费原因,该文集未能公开出版。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特编辑了这本《索引》,供采矿专业与地震界的科研人员查阅。本专辑作为《矿山地震学研究与进展专辑》的文献索引,共收录了国内外论文58篇,其中,提供了国外38篇论文文献的题目、作者、摘要、代码、目录、图题、表题、出处、原题和译(校、审)者等10个条目;国内文献系最近一二年和即将发表的研究成果。该索引还收录了3篇对矿山地震学的学科发展颇有见解的“序”。  相似文献   
62.
2006年3月31日吉林省前郭-乾安MS4.8地震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3月31日,吉林省前郭县与乾安县之间发生4.8级地震,极震区有一定破坏,但无人员伤亡。本文对此次地震的余震监测及现场地震趋势跟踪分析进行了回顾,对3.7级余震前产生的微破裂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震源破裂性质对余震序列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叙述了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的基本情况(地震基本参数、余震目录、震源机制解、震害等),认为,新疆巴楚-伽师南北两侧同时受印度板块和西欧板块的挤压及处于塔里木盆地与柯坪块体的交汇部位是该区多发强震的地质原因,该区的房屋建筑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震害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1991—2007年云南地震期刊学术论文的文献计量结果:平均每年产出60篇,且逐年分布呈上升趋势;论文基本参数是中等水平;基金论文比为54.48%;论文刊载于68种中文科技期刊,总频次大于30次的高频期刊有7个;优势分支学科分布的前8名都是地震学的分支学科;频次大于20次的高频关键词有13个,其频次之和占关键词总数的18.96%。结果表明,经过地震科技工作者40余年的努力工作,云南地震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不少需要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65.
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这是甘青交界地区自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后发生的最大地震。本文介绍了此次地震的相关参数和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6.
张军  尼玛  尚荣波 《高原地震》2008,20(4):40-44
介绍了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6.6级地震的基本情况,认为当雄6.6级地震势必对西藏的中部及东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次地震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7.
主并合星系对是研究星系同时受到本身与外部环境影响的绝佳实验对象,而星系恒星形成率的变化可以示踪这些影响产生的作用.星系的恒星质量、星系对之间的投影距离与相对倾角都是影响恒星形成率的几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更大恒星质量星系倾向于有更大的恒星形成率增幅,相对倾角接近平行的星系同样趋于有更大的恒星形成率增幅,而投影距离在研究范围内与恒星形成率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8.
天体光谱分类是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键是从光谱数据中选择和提取对分类识别最有效的特征构建特征空间.提出一种新的基于2维傅里叶谱图像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应用于LAMOST (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恒星光谱数据的分类研究中.光谱数据来源于LAMOST Data Release 5(DR5),选取30000条F、 G和K型星光谱数据,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将1维光谱数据变换成2维傅里叶谱图像,对得到的2维傅里叶谱图像采用深度卷积网络模型进行分类,得到的分类准确率是92.90%.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LAMOST恒星光谱数据进行STFT可得到光谱的2维傅里叶谱图像,谱图像构成了新的光谱数据特征和特征空间,新的特征对于光谱数据分类是有效的.此方法是对光谱分类的一种全新尝试,对海量天体光谱的分类和挖掘处理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69.
恒星光谱分类是天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对于已经采集到的海量高维恒星光谱数据的分类,采用模式匹配方法对光谱型分类较为成功,但其缺点在于标准恒星模版之间的差异性在匹配实际观测数据中不能体现出来,尤其是当需要进行光谱型和光度型的二元分类时模版匹配法往往会失败.而采用谱线特征测量的光度型分类强烈地依赖谱线拟合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二元分类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恒星光谱型和光度型分类模型(Classification model of Stellar Spectral type and Luminosity type based on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SSL CNN).这一模型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光谱的特征,通过注意力模块学习到了重要的光谱特征,借助池化操作降低了光谱的维度并压缩了模型参数的数量,使用全连接层来学习特征并对恒星光谱进行分类.实验中使用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y Telescope, LAMOST)公开数据集Data Release 5 (DR5,用了其中71282条恒星光谱数据,每条光谱包含了3000多维的特征)对该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与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在恒星的光谱型分类上准确率达到92.04%,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模型(Celestial bodies Spectral Classification Model, CSC Model)只有87.54%的准确率; CSSL CNN在恒星的光谱型和光度型二元分类上准确率达到83.91%,而模式匹配方法MKCLASS仅有38.38%的准确率且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70.
目前已发现了285颗围绕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的卫星, 它们的轨道和物理性质呈现了丰富多样性. 目前为止, 几乎所有的卫星研究工作都基于单个卫星系统或者卫星群, 似乎缺少统一的研究. 提出了一个新的与行星性质无关、只与恒星半径有关的轨道参数n, 定义为以太阳半径为单位的轨道半长轴的自然对数. 不同行星的卫星的n值都存在双极分布, 绝大部分卫星在$n\gtrsim2$区间, 其次在$n\lesssim-1$区间, 位于中间区域的行星则很少. 从卫星物理参数和轨道参数与n的关系中发现, 分属六大行星的卫星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首先, 轨道偏心率和轨道倾角偏大的卫星的n值都在3.5左右, 它们都是巨行星的不规则卫星. 其次, n值在-1和1之间的卫星绝大部分体积大、质量大、反照率高、自转速度慢. 从文献中找到11颗系外卫星候选体, 获得了它们轨道n值和卫星质量, 发现后者也是在-1< n< 1区间最大,其他区间偏小.这些统一的 规律暗示,太阳系内不同行星的卫星形成机制以及太阳系外卫星的形成机制可能一样或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