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现场实测数据和检测结果表明:强夯联合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法是软基处理中比较好的方法,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2.
长板-短桩工法处理高速公路深厚软基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是目前软土地区公路或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难点之一。本文在分析排水固结法和深层搅拌法的原理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运用长的塑料排水体与短的水泥搅拌桩相结合(即长板一短桩工法)的技术方法。结合路堤荷载和地基条件,提出该技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机理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3.
204.
205.
无机填料硅灰石对几种塑料的增强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6.
207.
208.
从陆地和海洋中产生的海洋垃圾会在海洋中存在很长、很长的时间……每年都有数以吨计的塑料和其他垃圾被丢弃进河流、遗留在海滩或被倾倒进海洋。海洋垃圾不仅有碍观瞻,还会给人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海洋垃圾会在海中存在很长时间。因此,让我们努力保  相似文献   
209.
黄朝煊 《岩土力学》2019,40(12):4819-4827
针对目前国内外竖井地基非线性固结计算大多均采用近似等效法求解的不足,根据软土固结理论及数学理论推导,基于塑料排水板椭圆柱假定,推导了考虑地基土水平渗透系数、压缩模量随固结过程非线性变化影响下的排水板处理地基非线性固结控制方程,并利用数学中非线性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非线性固结解析解。通过与Indraratna等非线性固结近似解对比分析,认为理想井下预压荷载越大(Nu越大),则Indraratna等近似法成果误差越大;且在Cc/Ck = 1.8、Nu = 5时Indraratna等近似解与该理想井非线性固结精确解析解误差高达16%,而解析解与精确数值解基本一致。最后通过Indraratna等典型工程案例验证分析,认为所得理论更符合工程实际,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0.
微塑料对水中甲基橙的吸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微塑料为载体,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实验,比较通用塑料聚丙烯(PP)、通用工程塑料尼龙(PA)、聚甲醛(POM)和特种工程塑料聚四氟乙烯(PTFE)4种典型材质吸附MO的能力,并采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BET)、显微拉曼光谱(Raman)、Zeta电位及傅立叶变换全反射衰减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手段对吸附前后PA进行表征,考察微塑料材质和PA粒径对MO吸附的影响,从而探究其可能存在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材质微塑料对MO的吸附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PA对MO的吸附量最大,可达7.39 mg/g,PA吸附MO的动力学过程包括起始的快速反应阶段和随后的慢速反应阶段,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O在PA上属于非均质化学吸附。静电作用及氢键的形成是造成不同材质微塑料吸附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微塑料粒径大小与其对MO的吸附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995, P<0.05),这与微塑料可提供的有效吸附位点息息相关。本研究可以为科学评价微塑料复杂的环境行为以及作为载体协同迁移污染物的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