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1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鉴于溢油及其风化产物的组分复杂性,本文应用计算毒理学方法对溢油中的主要毒性特征污染物进行甄选。首先结合美国溢油事件中的主要污染物分类方法,针对溢油事故的潜在特征污染物进行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毒性判别,然后建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子结构参数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尝试筛选出海洋溢油事故的12种特征污染物,包括3种多环芳烃(PAHs)、8种烷基化PAHs及1种PAH的氧化衍生物。本文首次应用DFT方法进行溢油中特征污染物的甄选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环境管理部门在溢油污染物监管和灾后处置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2.
为克服岸滩溢油生物修复过程中海浪冲刷等不利环境对石油降解菌(群)岸滩定植的影响,本文利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对石油降解菌群DC10进行固定化,通过研究细菌固定化微球的机械性能、传质性能及石油降解特性等参数,确定石油降解菌群的最优固定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6%PVA,2%海藻酸钠及0.5%活性炭制备的凝胶可以通过蠕动泵方便快捷制备细菌固定化微球,其粘度小、易成型、机械强度高。海洋石油降解分析表明,与游离菌体(FB)相比,固定化菌群12d石油降解率提高了近7%;GC-MS分析显示,石油烷烃和芳烃降解效果显著。实验证明,石油降解菌群DC10经过固定化处理,其石油降解活性提高,连续降解能力增强,该研究为溢油岸滩的生物修复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93.
渤海溢油三维漂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娟  曹丛华  赵鹏  高松 《海洋科学》2015,39(2):110-117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于2011年开发了渤海三维溢油模型,该模型在分析国内外溢油模型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当今流行的数值模拟方法,使用油粒子模型与油膜扩展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用拉格朗日方法追踪每个带有一定油量的油粒子的轨迹,针对每一个油粒子则使用油膜扩展理论计算其油膜扩展过程。该模型可实现对溢油油污上升及水平输运过程、海表面油污浓度的预报,通过三组理想试验和2012年的海上溢油实验数据,对模型的各项功能、稳定性及模型精度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较好,模型可实现对渤海海域海底或水下发生溢油的数值模拟。该模型解决了以往二维溢油模型在模拟钻井平台及海底输油管道泄漏等溢油事故方面的不足,可更好地为溢油灾害对海洋环境影响的估计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94.
海洋溢油会对所在海域的海洋环境、海洋生物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我国海洋溢油事故频发,对海洋环境和人民财产造成相应损害,但往往由于赔偿不充分导致费用支付困难,使得溢油损害得不到及时清除。根据溢油量、油膜覆盖范围、岸滩、水质、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潮间带及海洋生物等受损情况,可从六大方面评估溢油对海洋生态造成的价值损失,即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损害价值、海洋环境容量损失价值、油污清除费用、海洋生境修复费用、海洋生物修复费用及监测评估费用,从而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完整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程序及方法,为我国海洋溢油生态索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5.
王君  潘伟然  张国荣  马腾 《台湾海峡》2009,28(4):534-539
本文使用数理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并且根据厦门湾近几年进出船舶的统计资料,估算了未来几年中厦门湾海域船舶突发性溢油事故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厦门湾未来几年的溢油发生概率为0.27次/a.然后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假设的突发溢油事故中溢油的扩展进行预测分析并结合建立的欧拉潮流场对油膜的漂移路径进行研究,分别从高潮、低潮、涨急、落急四个时刻开始计算溢油路径,结果显示油膜影响范围可从海沧南部延伸至浯村屿东部,根据模拟结果可对突发溢油的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96.
研究舟山海域溢油污染的问题,选用"油粒子"追踪模式,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模拟了海上溢油动态.将海上溢油油膜离散为大量油粒子,每个油粒子代表一定油量,在表层海流和风的作用下漂移,而油膜的扩展则通过油粒子的随机走动来实现.本文以柴油为溢油油种,选择静风高潮时、低潮时和不利风向情况下的低潮时作为溢油初始时间,对溢油漂移路径及扫海范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97.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and spiral vortex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Drilling rig Deepwater Horizon in the Gulf of Mexico,leased by BP PLC from Transocean Ltd.,exploded and caught on fire on April 20,2010.The drilling location is at some 50 miles(80 kilometers)off the coast of Louisiana  相似文献   
298.
1998/2000年ENSO冷事件过程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海上溢油试验结果,分析了油类入海后漂流和扩散过程。经分析认为:(1)海面油类漂流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风和表层海流的速度和方向,海面油类漂流的速度和方向基本符合U0=Uc ζW和D=C流+r;(2)海面油类扩散的形状与油类漂流的速度有关,油膜的扩散速度与时间可以用U扩=at^-b来表达,油类漂流速度越大,油膜的形状就越呈长而窄,反之则呈短而宽;(3)经两起海上沉船溢油事故的实例检验,结果比较接近;(4)在1996年珠江口惠州26-1油田海底输油管线溢油漂流预测分析过程中进行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9.
3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