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442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495篇
海洋学   68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首次报道重庆北碚老龙洞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全脐螺科的微型腹足类动物群。全脐螺科个体微小, 多为盘形、圆锥形, 具明显的脐, 方解石质的壳壁。区分出研究层内的两类全脐螺, 一类是碗形, 脐宽而大, 脐部深凹; 壳壁厚度变化很大, 螺环可能上有棱、角或瘤等装饰。另一类是胎壳呈平旋状, 呈开放式旋绕; 壳壁厚度均匀, 未见装饰特征显示。全脐螺类为优势分子的群落在二叠纪末大绝灭事件后盛极一时, 如此异常现象可能与浅海区在缺氧之后暂时改善为有氧环境有关, 此后随着早三叠世腹足类的全面复苏, 它们只能退居为极次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92.
塔深1井寒武系超深层优质储集空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深1井是世界上第一口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为目的的超深科学探井。根据岩性、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对该井储层特征进行的研究,不仅对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在理论上对石油地质学和沉积学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研究结果不仅可能在油气勘探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也可能给石油地质理论带来创新。  相似文献   
993.
1996年,张海春发表<新疆准噶尔盆地中生代直脉科(昆虫纲)昆虫化石>一文[古生物学报,35(4):442-494],共有5个新种和5个老种,其中1个老种定为Mesopanorpa obscura(Martynov,1927),包含3个标本:①NIGP126378(92-T-22/K1),②NIGP126377(58SKl5/K3),③NIGPl26376(92-T-Z2/K3).另1个标本NIGPl26379(93-HE-2K1,2)定为Protorthophlebia latipennis Tillyard,1933.笔者在研究长翅目化石的过程中,发现张的4个标本系异物同名,前3个标本即:①NIGP126378号标本勉强修订为1个近似种P(Protorthophlebia)aft.obscura(Martynov,1925)Martynov,1927;②NIGP126377号标本修订为新名种Protorthophlebia(Protorthophlebia)badouwanica nom.nov.;③NIGP126376号标本,由于这个标本脉序结构与副蝎蛉科Parachoristidae Tillyard,1937的脉序特征相同,已被修订为另一个属、种Junggarochorista tuzigouensis Hong,2009~([13]),已转移归入该科.④另1个标本NIGP126379号标本被修订为新名种P.(Protonhoptdebia)karamayiensis nom.nov..上述被修订后的新名属、种在本文中作为必要的重新描述.修订的标本,都根据张海春论文中原标本照片显示的脉纹特征和文字描述.所修订学名的原标本均按原文的记录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94.
在我国南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进行分类和多样性研究中,发现我国长眼寄居蟹属2个新记录种,紫斑长眼寄居蟹(Paguristes gonagrus)和条纹长眼寄居蟹(Paguristes runyanae),并对其进行描述。紫斑长眼寄居蟹采集自海南岛,主要特征为:螯足和步足密布刚毛,第一触角柄未达到角膜基部,螯足腕节、掌节背面刺和突起密集而发达,螯足和第二、三步足长节末端有紫色色斑;条纹长眼寄居蟹采集于西沙群岛,主要特征为:右螯足略大于左螯足,第一触角柄短,长度仅为眼柄长度的1/2,螯足和第二、三步足背腹面均有黄色条纹。  相似文献   
995.
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QSIs)可以通过干扰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而有效降低病菌的感染性和毒力, 并且不会胁迫致病菌使其产生耐药性, 是具有前景的抗生素替代品。海洋微生物是新型QSIs的潜在来源。本研究利用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 CV026)模型评价QS抑制活性, 在来源于南海中西部和印度洋深海沉积物样品的放线菌中筛选QS抑制活性菌株, 并且根据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活性菌株。通过筛选获得了菌株SCSIO 53717, 其提取物在CV026模型中能够显著降低指示菌株的紫色菌素产量, 并且在0~1000mg·mL-1的有效浓度范围内不影响紫色杆菌的生长。菌株SCSIO 53717被鉴定为Kocuria属, 是首次报道的具有QS抑制活性的Kocuria属菌株, 因而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塔干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主要树种之一,其光合作用和生长受到近年来频发沙尘暴的影响,这直接影响到沙漠公路的安全,为了确定这一影响的程度,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仪PAM-2100,于2009年7、8月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测定了典型沙尘暴前后塔干柽柳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并计算沙尘暴前后塔干柽柳对光合能量的吸收和耗散比例,以此确定其能量利用策略的变化。结果表明,8月沙漠腹地正常天气下,柽柳以3种形式:Y(Ⅱ),Y(NO)和Y(NPQ)吸收利用散失的能量比例为40%∶20%∶40%,沙尘暴次日3者的比例为65%∶15%∶20%,沙尘暴使得吸收能量的比例增加,提高了吸收利用的光能;利用NPQ机制主动耗散多余能量增加耗散能量的比例,防止光合机构损伤;基本的结构性散失能量的比例稍稍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沙尘暴可能造成物理上的破坏,但没有影响其光合机构的健康。降低吸收能量比例、保持较高NPQ机制散失能量以及维持结构性散失能量比例的相对稳定,是塔干柽柳耗散多余光能的重要能量调控手段,是长期适应沙漠腹地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选取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同地栽培的沙拐枣属(Calligonum L.)4种植物,在群体、个体、枝条、同化枝和单花5个水平上,2007—2009年连续进行开花物候和生殖特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4 a中4种沙拐枣的各项开花物候参数相似,2010年各项物候参数明显推迟,4月中旬的温度是影响开花时间的主要因素。②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泡果沙拐枣(C. calliphysa)和红皮沙拐枣(C. rubicundum)相似,表现为“集中开花模式”,花期重叠指数较高,达79.99%~100%,密刺沙拐枣(C. densum)和艾比湖沙拐枣(C. ebinuricum)相似,表现为“持续开花模式”,花期重叠指数较高,为51.79%~79.82%,4个种的共有重叠期较短。③在枝条水平上,泡果沙拐枣和红皮沙拐枣开花物候特征也表现相似,为开放集中,开花振幅高;密刺沙拐枣和艾比湖沙拐枣表现相似,为开放时间长,开花振幅低。④在同化枝水平上,开花数、持续时间和同化枝长度在种间和年际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同化枝水平的始花位置种间也具有差异,表现为泡果沙拐枣、红皮沙拐枣、密刺沙拐枣始花位置主要集中在第2、3关节,艾比湖沙拐枣通常在第4关节。⑤在单花水平上,泡果沙拐枣、红皮沙拐枣、密刺沙拐枣、艾比湖沙拐枣的单花开放持续时间分别为(9.14±0.26)h、(12.95±1.07)h、(10.69±1.75)h、(22.40±1.92)h。⑥在同化枝水平上,4种沙拐枣开花高峰期的坐果率较高,开花数目与坐果数显著正相关;坐果数和开花位置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着生花多的关节坐果数也高,其中,泡果沙拐枣的花和果主要集中在第2、3、4关节,红皮沙拐枣集中在第3、4、5关节,密刺沙拐枣集中在第2、3、4、5关节,艾比湖沙拐枣集中在第4、5、6关节。  相似文献   
998.
通过雅鲁藏布江中游41个表土样品中松属和冷杉属花粉含量与当地松属、冷杉属植物群落分布高度的对比发现,松属花粉含量在50%~ 60%及以上的样品出现的海拔为2500~3200 m,这与当地高山松和华山松群系分布的海拔(2 200 ~3 500 m)一致,考虑到群落的覆盖度(50%~60%),认为松属含量50%~60%是一个可以指示松属植物群系分布高度的指标.冷杉属花粉含量超过60%(或50%)对应的海拔(3 500 ~4 200 m)与急尖长苞冷杉群系分布的海拔(3 300~4 300 m)亦是非常一致的,并且也能够很好的代表群落植被的覆盖度(50% ~ 70%).此外,由于松属和冷杉属花粉产量和重量的差异,松属花粉更容易传播到高海拔地区,而冷杉属花粉则更多的降落在低于急尖长苞冷杉群系海拔分布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9.
报恩寺是江苏省苏州市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年),初名玄通寺。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又说孙权的乳母陈氏舍宅为寺,规模宏大,面积近四十亩左右。唐开元年问(713~741年)改为开元寺。五代北周显德年间(954~959年)重建,易名为报恩寺。自宋至清.报恩寺屡经灾变而盛名不衰,号称“吴中第一古刹”。  相似文献   
1000.
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层风化壳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塔北地区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储层具有质量好、分布面积广、埋藏深等特点,并已在轮南、塔河和英买力等地区发现数个亿吨级规模以上的大型油气田.本文通过对塔北地区200多口重要井的钻井、录井、测井、试油等第一手资料的系统分析,结合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与岩心及镜下观察,精细研究了风化壳储层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与评价预测等.研究认为,寒武系发育白云岩型风化壳储层,以孔洞型储层为主;奥陶系主要为灰岩型风化壳储层,储层的基质孔隙度较低,溶蚀孔洞、溶蚀扩大缝和构造缝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以洞穴型储层和网状裂缝型储层为主.台地相发育的纯净碳酸盐岩、海西期构造运动导致地层的长期暴露剥蚀、断裂裂隙作用和晚期大气淡水淋溶等是控制塔北风化壳储层形成的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塔北地区风化侵蚀能够作用到的深度主要在140m以内.虽然风化壳储层基质孔隙较差,但是储层物性受埋深影响不大;在有利的古岩溶地貌和断裂发育区,即使在更大的埋藏深度,也可能发育规模较大、性能较好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