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6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作药用的蒙脱石。采自陕西省一处探明的粘土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中,层位明显。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蒙脱石和石英;化学成分以 SiO_2、Al_2O_3为主;总比表面和阳离子交换容量较大,交换性阳离子以 Ca~(2+)为主,其次是 Mg~(2+)。依照试验确定的活化方法和条件,将蒙脱石试样酸化处理,制成片剂,在氟病现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临床证明,用蒙脱石治疗氟骨症,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癌细胞与正常的人体细胞不同。根据体细胞突变理论(SMT),癌细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该理论还采用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原理,假设癌细胞生长是自然选择下“适者生存”的结果。与此相反,我们采用Margulis的演化理论来解释癌症的起源,并提出癌细胞由遗传而来:癌基因组起源于寄生在原核生物宿主中的细菌;在大约20亿年前的“氧气革命”期间,癌基因组与原核生物基因组因内共生作用而融合;后来宿主演化成为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每种真核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基因组;经过同样的时间间隔,原寄生细菌基因组则演化成为真核生物内的癌干细胞基因组。当前SMT假设人类基因组的突变导致癌症,但该理论无法识别编码肿瘤生长的基因组序列,也无法解释:突变为何会造成癌细胞失控性生长及复制?癌症为何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癌症死亡率为何与亚硝酸盐污染有关?中国用不含亚硝酸盐的公共供水源的试验为何竟可以拯救许多癌症患者的生命?SMT没能充分回答许多“神秘”的癌症问题。相反,我们提出的生物演化理论可以回答这些相关事实,包括那些SMT不能充分解释的问题。我们的理论根据是:癌基因组图谱(TCGA)的科学家未能在正常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发现突变或未突变的癌基因组。是癌基因组编码了癌细胞的生长及复制和一种不同的代谢模式。我们的理论假设,癌症起源于“休眠中”的癌干细胞因为受亚硝酸盐的影响而被激活,其中一个癌基因组编码了厌氧或缺氧的代谢模式,为癌细胞的生长及复制提供能量和生物量,其他基因组则编码了癌细胞的失控性生长及复制和其他癌症特征。亚硝酸盐以10-9 级别的浓度干扰人体正常的代谢和复制等机能。事实说明,亚硝酸盐可被定义为一种毒药。识别慢性中毒的困难可以用孟加拉国公共供水造成的砷中毒作为例证。癌症应被视为由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疾病来进行治疗是一个假说,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中国部分地区的正常公共供水改用标准化深井水(SDWW)时,癌症死亡率可以减半。这个假说需要另一个假设来解释亚硝酸盐中毒并不影响所有饮用公共供水的人,而只影响其中一部分人。我们必须假设癌症的产生是由于干细胞,其中包括一个癌干细胞,被召唤去以修复细胞的损伤。将这些打破常规的假说放在一起,很多专家认为我们的生物演化理论是天方夜谭而不予理会。实际上,这个假说已由中国过去的SDWW实验所证实。一些医院的试验也证实,若癌症晚期患者每天饮用不含亚硝酸盐的水,癌症可以被治愈。我们对癌症晚期不可治愈这一论断提出质疑,并假定癌症是慢性亚硝酸盐中毒所致。我们呼吁其他科学家进行实验和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一假说,使至少一半的晚期癌症患者,当他们的饮用水供应源不含亚硝酸盐时,可以被治愈。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献身医学的科学家们的成果,整合为一个“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清营汤对急性脑出血吸收热清醒患者hs-CRP及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出血吸收热清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营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hs-CRP、SOD水平及NIHSS评分、体温变化。结果:2组hs-CRP水平在治疗后3d达峰值、SOD水平在治疗后7d达峰值,同组不同时间段hs-CRP、SOD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水平在治疗后3、7、14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3、7、14d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7、14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温在入院后4d维持在38.5℃~38.6℃之间,在第5~9天逐渐向正常体温发展,在第10天后维持正常体温;治疗组体温自入院后逐渐恢复正常,在第5天后维持正常体温。结论:针对急性脑出血吸收热清醒患者,清营汤能促进患者体温、缺损神经功能恢复,这可能与下调血清hs-CRP水平、上调SOD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美多巴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并基于“脑-肠-微生物轴”理论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通络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Ⅱ、UPDRSⅢ评分及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5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可改善肠道菌群情况,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其对肠道菌群的改变很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月经不调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31.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8.
介绍薛莎教授采用“塞因塞用”之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经验。薛教授认为,老年人因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减退而易发功能性便秘,其中气阴两虚是其发病的关键,因此主张以“塞因塞用”之益气养阴法治疗。临证治疗中,薛教授通过合参药理,巧用经方,固本为基,兼以通导,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9.
110.
介绍唐农教授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经验。唐教授在《内经》重阳思想及扶阳学派卢氏心法启发下,认为阳虚是慢性心衰的主要发病根源,其病机为“阳虚阴实,元阳虚损为本”,治以“扶阳消阴之次第疗法”,即先温通中上焦,再温补下焦,最后固本培元。如此达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