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6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362.
36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栓塞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TACE术后第1天开始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体温、肝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25/30),对照组为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体温、肝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改善TACE术引起的不良反应,缓解栓塞对患者的影响,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4.
目的: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近40年中医药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GD)相关文献,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记载中医药治疗POGD的中文期刊,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92篇,发文量≥5篇的研究者共20名,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是曹立幸(12篇)、李平(11篇)、李娜(10篇);主要研究机构10所(发文量≥10篇);纳入关键词486个,其中频次≥70次的关键词共19个;关键词聚类显示共形成15个聚类标签,涉及足三里、剖宫产、肛门排气、穴位按摩、针灸等。结论:近40年来,我国中医药治疗POGD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治疗热点主要集中于穴位贴敷、针灸,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胃肠激素。  相似文献   
365.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中医药治疗STC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18日,利用VOSviewer 1.6.19软件及CiteSpace 6.2.R2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604篇文献,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该领域形成了以于永铎、钱海华、夏旭婷等为代表的核心研究团队,以辽宁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为主要的研究机构,但跨团队、机构及地域的合作较少;关键词“肠道菌群”“胃肠激素”“自噬”等是近年中医药治疗STC的研究热点,亦是未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结论:STC的中医药治疗逐渐受到领域学者的重视。肠道菌群、胃肠激素、自噬等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但跨团队、跨机构、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仍需加强,以共同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明确STC的发病机制,从而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66.
介绍龙华君教授基于“肝-肾-脑”轴论治中风病的临证诊疗思路。龙教授治疗中风病,不忘脑系病之病机,同时不泥于脑系,亦强调肾水枯涸,肝失濡润,气机升降失因,痰瘀互结,郁而化热,引动肝风,脑目受扰,脑髓逆乱,发为中风,创造性提出“肝-肾-脑”轴失衡是中风的病理关键。临证治疗时揆度虚实,进退有度,补中寓通,不拘一法,达到“补而不滞、补不碍邪、补中能消、补中寓通”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分期用药,随症加减,效如桴鼓。并附验案 1 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6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郑卫琴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1日郑教授治疗肺结节的有效验案,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药性、药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系统聚类算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56 例,处方143 首,高频药物有炙甘草、黄芪、陈皮、法半夏、白术、太子参、山药、五味子、川芎、芦根等;药性以温、平、寒、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肺、胃、肝、脾经;功效以补虚、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解表、理气为主;系统聚类分析得出5个核心药组。结论:郑教授治疗肺结节注重“扶土达木”,常用补肺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之法,同时兼护胃气,用药多以甘缓急,并以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为特色。  相似文献   
368.
目的:对中药治疗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OM)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读秀、PubMed、Embase数据库中采用中药治疗放化疗性OM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以消炎漱口液为对照组,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应用Excel 2020软件对中药的类别药性进行频数统计,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21组方剂,涉及药物81味,总使用频次163次,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清热药、补益药、化痰止咳药,以寒性药为多。共纳入1359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83 例,对照组676 例。与西药相比,中药能提高放化疗性OM的有效率[RR=1.33,95% CI=(1.26,1.41),P<0.00001]、治愈率[RR=1.83,95% CI=(1.63,2.04),P<0.00001]。其中,含漱组的有效率[RR=1.41,95% CI=(1.30,1.52),P<0.00001]高于口服组[RR=1.27,95% CI=(1.17,1.39),P<0.00001]与结合组[RR=1.18,95% CI=(1.05,1.32),P<0.005]。此外,中药治疗OM的有效率与患者接受的是放疗还是化疗有关(P=0.02)。结论:中药对放化疗性OM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尤其是含漱方法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