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9篇
  免费   902篇
  国内免费   1301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4788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34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59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5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江门地区夏季高温的成因   总被引:40,自引:35,他引:5  
通过对江门地区1961~2005年高温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江门地区高温天气的时空变化,并探讨造成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形势特征。结果表明:江门地区夏季高温出现频率在增加,持续性高温也呈增长状态;高温结束时间出现标志性后跃;造成江门夏季高温的主要天气形势是强盛的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和热带气旋逼近时的外围下沉气流。此外,城市“热岛效应”对高温天气也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32.
WP和NAO对中国东南部冬季温度的协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estern Pacific teleconnection,WP)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不同配置对中国东南部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 表明:WP正位相年,...  相似文献   
233.
利用2016年EC细网格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分析了模式对山东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1)模式最高气温预报:年平均误差有两个正值中心,一是泰山山区附近,预报偏高6℃以上,另一个在青岛胶州湾西侧,平均偏高0.5~1.5℃。海岸线以内5~10 km偏低。最低气温方面:36.5°N以北偏高为主,以南偏低为主。(2)两个最高气温正误差中心有一定的季节变化,早春和晚秋时节强度弱于其他时间。鲁西地区正误差带在6—9月份消失,转为弱的负误差区,而4—5月最高。(3)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冬半年优于夏半年;最低气温夏半年好于冬半年。依据模式误差特点,给出了气温主观订正参考值,订正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4%~34%和2%~16%。(4)转折性天气时,最高气温预报:夏季的最高气温预报和回暖过程预报易偏低,冬季冷空气过程预报易偏高4℃,且降温幅度越大,偏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234.
为摸清日照近岸夜光藻赤潮爆发规律,以有效防控夜光藻赤潮,本研究在日照市近岸海域选择3个监测站点,监测水文气象因子、化学因子和浮游植物。结果显示:日照市海区夜光藻赤潮爆发区多位于近海海区。夜光藻赤潮爆发时间在3—4月份,夜光藻密度南低北高。日照市海区夜光藻属冷水种,6℃开始爆发生长,18℃消亡。三月初夜光藻优势度在0.2~0.3之间,三月中旬到四月初夜光藻优势度逐渐增大,最大达0.99。夜光藻爆发时,无机氮0.2~0.3 mg/L。夜光藻爆发初期活性磷酸盐浓度高于末期,且随着夜光藻密度增加而升高。磷元素是夜光藻爆发的限制因子。夜光藻赤潮过程复杂,受物理、化学、生物、气象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日照市夜光藻具有冷水性特征。  相似文献   
235.
1961-2004年乌鲁木齐城市化过程中的冷化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乌鲁木齐和达坂城1961-2000年月平均气温,2001-2004年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和达坂城两地平均温Tm、平均最高温Tmax、平均最低温Tmin及其对应值的差值(ΔTu-rm、ΔTu-rmax、ΔTu-rmin)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化过程中冷化效应和热岛效应同时存在。近40多年来,乌鲁木齐年Tmm、Tmax有微弱的下降趋势,春季、夏季Tm、Tmax、Tmin和秋季Tm、Tmax均呈下降趋势,以夏季最为显著,而冬季Tm、Tmax、Tmin呈上升趋势;乌鲁木齐和达坂城之间年、春季、夏季和秋季ΔTu-rm、ΔTu-rmax、ΔTu-rmin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冬季气温差值显著上升。降水量的增加、城市绿化和城市灌溉面积的增大,可能对乌鲁木齐城市化过程中的气候冷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36.
针对气象资料难以满足高斯分布的情况,引进了具有耐抗性的三组耐抗线方法,分析了满足不同信度情况下最小二乘回归和三组耐抗线的差异,并用西藏近30 a气温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三组耐抗线方法比最小二乘法研究气候变化趋势有明显优势;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西藏气候变暖估计偏高。  相似文献   
237.
尤卫红  赵付竹  吴湘云 《高原气象》2007,26(5):1059-1066
以澜沧江跨境径流量观测数据、NCEP/NCAR的U场、V场和NOAA的OLR场资料为基础,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纵向岭谷作用下的夏季澜沧江跨境径流量变化与夏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澜沧江夏季跨境径流量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为显著减少时段,而从90年代初期以来则表现出了一种显著增多的演变趋势;夏季澜沧江跨境径流量变化与较低层东西风分量变化的相关性不显著,与较高层东西风分量变化的相关性显著;夏季澜沧江跨境径流量变化与中低层和较高层南北风分量变化的相关性都是显著的,与OLR场变化的负相关性也是显著的;根据这些相关性特征建立的影响澜沧江夏季跨境径流量变化的夏季风环流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澜沧江夏季跨境径流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238.
随机森林算法在全球干旱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是发生频率最高,造成社会、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最严重、最广泛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对干旱进行可靠、有效的评估十分重要.本文以月平均降水、月平均温度、月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土壤湿度、蒸散发、NDVI、叶绿素荧光等作为解释变量,以基于SPI的干旱等级作为目标变量,采用随机森林算法,以2007-2012年的数据作为训练数据...  相似文献   
239.
低空急流对贵州夏季暴雨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雪丽  杨静 《贵州气象》2007,31(3):16-18
普查2001—2006年5—8月的贵州暴雨过程,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低空急流与贵州夏季暴雨的关系,并分析了低空急流暴雨的动力和热力特征。指出贵州夏季暴雨的产生与低空急流关系密切,在41次暴雨过程中,有40次暴雨过程的产生都伴随有低空急流的出现,只有1次暴雨过程的产生没有低空急流伴随,而低空急流的位置决定了暴雨产生的区域。  相似文献   
240.
中国春季气温异常变率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NLPCA)对中国1951-2003年53 a春季气温距平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气温异常变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非线性主元u分别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对应的空间气温异常分布型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