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98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6 毫秒
91.
海湾扇贝血细胞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给海湾扇贝的细胞免疫学研究提供基本依据,同时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海湾扇贝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并进行血细胞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海湾扇贝的血细胞可分为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2种类型.与透明细胞相比,颗粒细胞数目多,酸性磷酸酶活性高,细胞核呈肾形或卵圆形,核质比低,细胞质内颗粒状物质丰富,颗粒大小不一,可明显分为大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2类.这些特征表明,海湾扇贝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是明显不同的.  相似文献   
92.
To investigate the stimulating effects of immunostimulants on the autogenous immunocompetence of crab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the immunostimulating effects of β-1,3-glucan, lipopolysaccharide (LPS), inactivated Vibrio harveyi and Vibrio anguillarum on phenoloxidase (PO) and hemocytes of Charybdis japonica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yields and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purified PO in C. japonic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crabs were treated with immunostimulants, while the unit enzymatic activities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After treatment with β-1,3-glucan and LPS, the amount of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RER) and the number of mitochondria in both semigranular cells and granular cells increased greatly, and the number of cytoplasmic granules decreased but with enlarged volume. However,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hyaline cells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On the other hand, the number of granules in semigranular cells decreased greatly, and the number of mitochondria of hyaline cells increased greatly, after treatment with inactivated vibrios.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e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immunostimulants on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of C. japonica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inactivated vibrio immunostimulants. The immunity-enhancing mechanism of polysaccharides in crab autogenous immunocompetence is probably accomplished by the increased yields of PO and total PO activities, while that of inactivated vibrios is probably accomplished by the partially increased yields of PO and total PO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hagocytotic abilities of semigranular cells and hyaline cells.  相似文献   
93.
本文研究了野生和养殖中华乌塘鳢血细胞的形态特征,测量了除血栓细胞以外的其他各种血细胞的大小,并计数了各种白细胞数量的百分比.结果表明,根据各种细胞不同的形态特征,血液涂片上的血细胞可以区分出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大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中华乌塘鳢雌雄同体和雌雄异体鱼红细胞的大小相似,但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大小有差异.在各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在各种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最多,小淋巴细胞的数量次之,大淋巴细胞数量居第3位,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数量最少.研究中还发现,中华乌塘鳢的红细胞较其他一些鱼类的小,在雌雄同体个体中出现大淋巴细胞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4.
报道了青弹涂鱼 ( Scartelaos virids ) 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血涂片经过Wright液染色,可鉴定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数量多,圆形,具圆核;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呈三五个聚集分布;嗜碱性粒细胞体积最大.淋巴细胞大小有三种:大淋巴细胞、中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在数量上,血栓细胞最多,淋巴细胞次之,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则较少.此外,还见到红细胞、单核细胞可在外周血液中通过直接分裂产生,这说明红血细胞及白血细胞的部分种类也可在外周血直接分裂.  相似文献   
95.
黑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血涂片经过染色,可鉴别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血栓细胞和浆细胞.电镜下红细胞中可见线粒体和囊泡;淋巴细胞可见特征性的中心体,细胞器较少,未见线粒体;单核细胞胞质中游离核糖体丰富,空泡多见,嗜天青颗粒和线粒体极少见;嗜酸性细胞含有4种类型的颗粒和其他细胞器;血栓细胞形态多样,胞质中富含游离核糖体和空泡,致密颗粒极少,具指状突起或丝状伪足;浆细胞胞质中可见成层的粗面内质网包绕在核周围,游离核糖体丰富,线粒体和空泡少量.此外,黑鲷血液中还观察到嗜酸性细胞吞噬红细胞的过程,以及血栓细胞蚕蚀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侵蚀红细胞现象.对白细胞的吞噬性问题和粒细胞的分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
乌龟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乌龟血细胞的显微结构。血涂片经过染色,可鉴定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7种细胞。红细胞数量多,长椭圆形,具圆核。白细胞数量少,圆形,分为两种:无粒型白细胞和粒型白细胞。无粒型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无特殊颗粒;粒型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有特殊颗粒。  相似文献   
97.
98.
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氨氮胁迫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血细胞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氨氮(1.25~40 mg/L)胁迫3 d后,马氏珠母贝血细胞密度随氨氮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氨氮浓度超过5 mg/L时血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2)血清SOD活性随实验氨氮浓度(1.25~40 mg/L)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在较低氨氮浓度(1.25~5 mg/L)时,SOD活性高于对照组,氨氮浓度超过10 mg/L时,SOD活性低于对照组,各实验组SOD活性与对照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当氨氮浓度为1.25~20 mg/L时,马氏珠母贝血清CAT活性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除氨氮1.25 mg/L组外,其余各实验组血清CAT活性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当氨氮浓度为30~40 mg/L时,血清CAT活性呈急剧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组(P<0.01);4)马氏珠母贝血清LSZ活性随实验氨氮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氨氮浓度为10 mg/L以下时,血清LSZ活性高于对照组,当氨氮浓度为20 mg/L以上时,血清LSZ活性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5)氨氮浓度为1.25~10 mg/L时,马氏珠母贝血清ACP活性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当氨氮浓度超高20 mg/L时,马氏珠母贝血清ACP活性随氨氮浓度的增加急剧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9.
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期间,每月中旬分别从青岛和威海两地区采集人工养殖和野生的栉孔扇贝(Chla-rays farreri).采集的扇贝经壳长测量后,于闭壳肌血窦中取血,离心,重悬,超声波破碎后制得血细胞破碎液.从抗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库中筛选出1株与颗粒血细胞和透明血细胞均能结合,并能与血细胞多个蛋白结合的单克降抗体作为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中的第一抗体;第二抗体为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鼠抗体.将血细胞破碎液包被于酶标板孔中,经一抗、二抗孵育后,显色读数,分析血细胞数量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地区人工养殖和野生扇贝的壳长均由3月的2cm左右增长到了次年1月的7cm以上,其中4~7月增长较快,而8~1月相对缓慢.两地区人工养殖和野生扇贝的血细胞数量于3~6月间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6月达到最高峰,随后急剧下降,并于8或9月达到最低值,此后10~1月有所回升,但仍显著低于3~6月的水平.结论认为:栉孔扇贝血细胞数量与生长的关系在两地区、两扇贝品种间差别不大;但3~6月栉孔扇贝生长较快,血细胞数量相对高;而8~10月栉孔扇贝生长缓慢,其血细胞数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0.
对斜带石斑的肝脏、脾脏、头肾和肾脏等四种组织中血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测定。观察发现,斜带石斑的头肾、肾脏和脾脏可以产生红细胞和各种类型的白血细胞,是主要的造血器官,而肝脏只能产生白细胞,不能产生红细胞。对斜带石斑的外周血液进行涂片观察,在涂片上可区分出红细胞以及四种白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它们在总的白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6.56±9.53)%、(21.28±6.77)%、(17.50±8.69)%和(14.66±1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