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9篇
  免费   3192篇
  国内免费   4285篇
测绘学   3044篇
大气科学   7354篇
地球物理   3278篇
地质学   4586篇
海洋学   1592篇
天文学   780篇
综合类   846篇
自然地理   956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38篇
  2022年   559篇
  2021年   700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560篇
  2017年   564篇
  2016年   602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1051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887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925篇
  2008年   1002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649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685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460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431篇
  1993年   386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283篇
  1989年   25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饶长辉  姜文汉  凌宁 《天文学报》2001,42(2):134-139
分析以观测系统焦面上和探测器测到的太阳表面米粒结构的对比度与观测系统口径,大气湍流相干长度以及系统探测灵敏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口径,不同大气湍流相干长度以及不同系统探测灵敏度时的米粒结构对比值计算结果,此外还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2.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33.
我国4300 m高度上的高能宇宙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有恒 《天文学进展》2003,21(4):318-333
随着γ射线天文学的兴起,10年前在西藏高原海拔4300m的羊八井谷地,出现并成长着一个国际知名的宇宙线实验站。其中日合作的ASγ阵列在国际同类实验中,首先观测到了蟹状星云的Multi-TeV稳定γ射线发射及活动星系核Mrk 501在1997年、Mrk 421在2000年的Multi-TeVγ射线强爆发,独家测出了反映太阳和行星际磁场状态的宇宙线太阳阴影的偏移并将之用于太阳活动变化的监测,利用高海拔优势及乳胶室和Burst,探测器与阵列的联合实验进行了超高能宇宙线能谱和成分的研究。以高阻板探测器(RPC)地毯式阵列迈入≈100GeV空白能区的中意合作ARGO(Astroparticle physics Researchat Ground-based Observatory)计划,已进入大规模安装调试阶段。欲牢固占领Multi-GeV-TeV能区和满足对高可变、大峰流、短时标河外γ源的观测所需的高海拔巨型大气契仑可夫光成像望远镜计划5@YorG,也正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超新星完整样品的分类概况,依次转述了各类超新星光谱观测的新进展。两颗特殊Ia型超新星-SN1991T和SN1991bg一的发现对原先认为Ia型超新星是均质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对Ib/Ic型超新星应加以特别关注,II型超新星SN1993J和SN1987K由光极大时的II型演化星云类似于Ib/Ic的光谱,对传统的超新星I型和II型的区分提出了质疑,对某些特殊II型超新星也许列为“IIn”型,其Hα  相似文献   
35.
利用 2 0 2个太阳附近疏散星团的视向速度和自行观测资料 ,对太阳的运动和银河系的运动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其中 ,距离在 0 .5kpc到 2kpc之间的 12 8个疏散星团对平均太阳运动分量的解算结果是 (u0 ,v0 ,w0 ) =(- 13.8± 1.4 ,- 5 .0± 1.6 ,- 11.6± 2 .9)km/s ;Oort常数和银河系径向运动参数的解算结果分别为 (A ,B) =(16 .9± 1.1,- 11.6± 2 .6 )km·s- 1·kpc- 1及 (C ,D) =(2 .5± 1.1,- 2 .1± 0 .9)km·s- 1·kpc- 1。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对时序垂直角观测值进行谱分析的方法和所得到的结论。使以往对于大气折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定性认识得以定量化。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39.
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的现代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文参数优化是水文模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水循环过程模拟中的流域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的复杂优化问题,回顾了水文模型优化算法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水文模型参数识别算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SCE-UA、粒子群算法等常用算法的参数设定及一般流程,并对编码遗传算法、单纯形混合加速遗传算法和运用融合技术的几种遗传算法以及其它几种常用算法在新安江模型中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混合加速遗传算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在系统研究现代优化算法与传统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建立各种优化算法的融合技术和法则可能是进一步提高参数优化算法性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40.
将稳定同位素效应引入CLM(Community Land Model),并对巴西马瑙斯站在平衡年的稳定水同位素的逐日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 降水、水汽和地表径流中δ18O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与相应的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凝结物中δ18O与地面凝结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蒸发水汽中δ18O与蒸发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受土壤贮水削峰功能的影响,表层土壤和根区水中δ18O的季节变化全无.植被层蒸发水汽中稳定同位素的丰度与大气的干湿程度存在密切联系: 当降水量少时,大气干燥,植被层的蒸发较少,植被蒸发中δ18O较高;当降水量较大时,空气湿润,植被层的蒸发量较大,蒸发中δ18O则较低.植被蒸腾中δ18O的变化与源区水体中δ18O的变化保持一致,尤其是与根区水中的δ18O.由于地下径流直接源自根区水的补充,因此,地下径流中δ18O等于根区水中的δ18O.模拟结果还显示,降水MWL (大气水线)的梯度项和常数项均比全球平均MWL略偏小.尽管主要来自降水的贡献,但地表径流和植被层水体的MWLs与降水MWL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方面与两类水体在蒸发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富集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与CLM模拟的水量有关.大气水汽线与降水的MWL的梯度值相近,说明大气水汽与降水近似处于稳定同位素平衡状态.另外,模拟的地面的凝结线与植被层的凝结线均与全球大气水线相近,且具有非常高相关程度,说明CLM的模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