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922篇
海洋学   51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激光能量密度对LA-ICP-MS分析数据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LA-ICP-MS分析矿物元素含量时激光能量密度会影响样品的剥蚀速率,从而影响测试过程的信号强度。激光能量密度变化对测试数据精确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天然矿物对激光能量密度的响应尚需进一步明确。本文测定了不同莫氏硬度天然矿物可稳定剥蚀的最小激光能量密度,评估了193nm ArF准分子激光系统中能量密度对地质标准样品(NIST SRM614、USGS BCR-2G、USGS GSC-1G)和天然矿物测试数据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稳定剥蚀石英和萤石所需的最小激光能量密度为4~5J/cm~2,低于前人的报道值(10J/cm~2),而稳定剥蚀其他矿物(如滑石、磷灰石、刚玉等)所需的最小能量密度一般在1~2J/cm~2;②不同激光能量密度剥蚀条件下,标准样品中大部分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与推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而天然矿物中含量1μg/g的大部分微量元素测试数据的RSD小于20%;③在一定范围内,激光能量密度越大,数据平均相对误差越小,整体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982.
尖山营特大桥桥墩每年均出现雨季抬升,旱季沉降的异常现象。本文针对桥墩异常升降问题,采用野外地质调绘、现场监测、钻探、物探以及室内试验等方法相结合,分析造成尖山营特大桥墩体异常升降的主要原因。通过现场地质调绘和钻孔岩芯发育情况获取研究区地质构造分布,分析构造作用对异常升降的影响;基于天然音频大地电法勘探与对研究区地表水出露情况的勘察,研究承压水的赋存情况;将钻孔岩芯进行室内膨胀特性试验,研究了桥址区地基岩土体的吸水膨胀特性对桥墩升降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排除地质构造和承压水原因,引起桥墩异常升降的主要原因是膨胀岩土体与地下水物理化学反应带动上部结构抬升及沉降引起的。桥址区二叠系吴家坪组(P2w)地层岩土体的膨胀力试验预估值在3~59 MPa之间,上部总荷载1.38~13.5 MPa,膨胀力大于上部结构重力载荷;原状膨胀岩试样在1.05 MPa的轴压作用下吸水,存在0.35%的膨胀应变,结合已有研究可确定130 m厚的膨胀性地层可造成上部结构抬升45.5 mm。二叠系吴家坪组(P2w)地层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性能,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相结合,是引发桥墩异常升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3.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松辽盆地油页岩地质调查井工程的混镶金刚石钻头。唇面天然金刚石克取岩石,而胎体中的人造金刚石保护天然金刚石,在野外生产试验中效果良好,可加快勘查施工速度,保证工程优质高效完成。  相似文献   
984.
页岩气开采需要对储层进行大规模人工水力压裂改造,为了研究压裂过程中页岩渗透率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文章通过对含充填天然裂缝和不含天然裂缝两块页岩岩样进行流-固耦合物理模拟实验,并结合样品的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加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中应力小平台的出现可以指示样品中微裂缝的形成与闭合,是渗透率变化的内在机制;当岩样达到破裂条件形成显裂缝后,样品发生永久性变形,从而达到渗透率增大的效果;受载过程中,微裂缝易沿着天然裂缝脆弱面发育,并不断积累连通成裂缝网络,是形成两块岩样渗透率变化差异的机理。   相似文献   
985.
986.
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可行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现有天然场源激电法观测方案的分析和对沿横向和垂向电性都不均匀的二维地 电断面的数值模拟结果指出,天然(大地)电磁场由于地下导电性不均匀所引起的异常强度 远大于激电效应引起的异常;提取被强大导电和电磁效应异常“淹没”的弱小激电异常的难 度极大,现有方案都不具有普遍的可行性. 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实际应用前景不容乐观. 人工 源“长偏移距”的激电法本质上和天然场源激电法一样,都是在“远区场”中作激电观测, 其前景同样不乐观.  相似文献   
987.
为了提取天然地震和爆破或塌方记录波形在震源深度、震源尺度、震源破裂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地震波衰减等方面的差异特征信息,本对山东数字化台网记录的天然地震和爆破或塌方波形进行了小波多分辨率的能量线性度特征分析,提出了用小波变换能量线性度方法识别天然地震与爆破或塌方事件.结果表明:在精细结构小波分解信号“能量”线性度方面,天然地震主要集中在-2.0~1.0之间,爆破或塌方主要集中在2.0~3.4之间;在精细结构小波分解信号“能量”最大值对应的小波分解尺度方面,爆破或塌方主要集中在4~5,频段集中在0.7~3.1Hz之间,而天然地震主要集中在1~2,频段集中在6.25~25Hz之间.  相似文献   
988.
块金趣闻     
钟华邦 《矿产与地质》1996,10(6):377-379
块金趣闻钟华邦(江苏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南京211135)金子,这响亮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它不仅是珠宝里令人着迷的一员,还是人们财富的象征。谁不想见到珍贵的金块呢?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地球上黄金稀少,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一百亿分之五。人类开采黄金以...  相似文献   
989.
本文用二维盆地模拟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靖边-绥德地区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在数值模型中,天然气的运移由渗流和扩散两种运移形式组成。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以渗流运移为主、扩散运移为辅。以早白垩世末期燕山运动后幕为界,运移期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由此,形成了研究区各井的三种不同的运移聚集史。  相似文献   
990.
运用放射性方法探测活断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中 ,活断层的存在与否 ,是比选水利工程地质地址和采取工程措施、确定水力模型的重要依据。目前都是采用地质分析方法来确定活断层的。放射性方法的运用 ,为地质分析法提供了一种极有力的手段。本文从实用角度论述了活断层的放射性地球物理特征、探测活断层的判断依据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