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306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313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2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西秦岭南亚带太阳顶群硅质岩是碳硅泥岩型微细粒浸染状金矿的主要赋存岩石。硅质岩总厚度555m,呈层状、透镜状产出。太阳顶群除硅质岩外.其余主要为细碎屑岩。硅质岩的主元素特征为富Si、Fe.贫Al、Ti、Ca、Mg等;微量元素贫Cu、Ni、Co,富U;稀土元素表现出较明显的铈负异常。硅质岩的全岩氧同位素δ^18OSMOW(‰)值为18.60=1,表明太阳顶群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73.
74.
形成类地行星初始物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道德 《地球化学》1986,(4):319-328
不同类型陨石、内行星和外行星在主要元素或化学组成上的差异,表明从早期太阳星云内的凝聚作用开始,到吸积作用前后,曾发生过明显的化学分馏作用。随着与太阳的距离增大,难熔元素的丰度逐渐增高,温度和压力逐渐下降,据此可推测不同类型陨石形成的部位及类地行星的初始物质。  相似文献   
75.
《大气科学》1995,19(4):385-394
  相似文献   
76.
本文通过比较太阳直射表和太阳光度计探测的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了从太阳直射表探测的全波段太阳直射光强信息确定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误差,并应用北京观象台的太阳直射表观测资料,反演得到了 1990—1993年北京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了该光学厚度月与年变化规律以及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北京大气气溶胶含量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关于有效水汽含量的一个经验关系式,用于确定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77.
阳子 《四川气象》2005,25(3):9-9
阳光有益于健康,尤其是目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防止多种疾病的发生,阳光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尤其使孩子的骨髂可以健康发育。到阳光明媚的地方去疗养,也是治疗忧郁症的办法。  相似文献   
78.
基于NOAA/POES卫星观测的磁层相对论电子起源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低高度极轨卫星NOAA/POES的观测数据,并结合ACE卫星和Polar卫星的观测结果,研究分析了磁层相对论电子的起源. NOAA/POES卫星对于不同地磁活动时期相对论电子的分布和起源进行了较为详细观测, 分析结果表明(1) 亚暴期间注入磁层的能量电子可以为与磁暴相关的磁层高能电子暴提供种子电子;(2)太阳质子事件期间太阳风中的能量电子也可以为磁层中的相对论电子提供所需要的源.  相似文献   
79.
研制了辽宁太阳紫外线辐射指数预报方法 ,简述整个预报系统流程 ,并给出了预报实例。  相似文献   
80.
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紫外分光仪进行辐照度观测获取生物有效UV辐射、臭氧总量和云的光学厚度的方法。这些量是观测的辐照度与辐射传输计算相结合后测定的。该方法被用于具有 4个中心波长为 30 5、32 0、340和 380nm ,宽度为 10nm的 4波段分光仪。将这种仪器与高精度分光光度计在美国圣迭戈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了为期 1周的对比观测。当太阳天顶角 (SZA) <80°时 ,CIE 权重UV辐射剂量率的相对误差为 1.4± 3.2 %。晴天条件下 ,当SZA <80°时 ,相对误差为 0 .6± 1.5%。该仪器观测的辐照度推算的臭氧总量对云并不敏感。这种仪器还与Dobson和Brewer仪器在挪威奥斯陆进行了一年多的对比观测。整个观测期间 (包括有云的情况 )获得的臭氧总量相对误差为 0 .3± 2 .9%。当晴天和SZA <6 0°时 ,标准差减小到 1.9%。将仪器观测中所获得的臭氧总量和云的光学厚度输入到辐射传输模式 ,可以计算从 2 90~ 4 0 0nm分辨率为 1nm的整个光谱。这样计算的光谱与同时用高精度分光光度计观测的光谱在晴天及有云的条件下非常一致 ,所以 ,这种光谱可以用于测定任何作用光谱的辐射剂量率。而计算这种光谱只需要一个UV B通道和一个UV A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