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合并瘢痕子宫患者采用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合并瘢痕子宫患者早期妊娠采用药物流产的病例215例作为病例组,未合并瘢痕子宫者574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相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观察两组完全流产、不全流产、流产失败的概率,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病例组药物流产成功率为87.4%,对照组的药物流产成功率为89.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孕囊排出时间平均为4.24h,对照组为2.57h,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均集中在50~80ml,其中病例组中阴道出血量>80ml占21.4%,对照组为13.3%,且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瘢痕子宫患者采用药物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是可行的,但需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子空间方法比起传统的高效-牛顿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前者只需对一个维数等于子空间维的矩阵进行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则主要在于合适地选择基本矢量,用得较多的矢量是那些与数据拟合差的梯度、或目标函数的模型分量的梯度有关的矢量。  相似文献   
14.
柴胡为伞形科二年生植物,柴胡是我国传统常用名贵中药材,也是商洛“地道中药材”品种之一。在《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中均有记载。柴胡以干燥根入药,味苦,性微寒。有和解表里、舒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等症。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单纯性胃炎、无黄疸型肝炎等有显疗效。柴胡生长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喜温暖湿润气候,具有耐寒、耐旱、怕涝的特性。年产1200-1500kg/hm^2,收入可达2.4~3.0万元/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AM)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AM痰湿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聚焦联合常规西药及中药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主症(痛经程度、月经量),次症] 评分,子宫体积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痛经程度、月经量、次症评分及子宫体积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0.34%(3/29),对照组为20.83%(5/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超声聚焦、常规西药及中药外敷治疗AM痰湿瘀阻证疗效较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压注射器恒速自动注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不孕症行HSG检查的病例200例,按照HSG检查不同推注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高压注射器恒速自动注射对比剂,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推注法注射对比剂.结果:实验组中,100例中有96例(96%)能满意地动态观察对比剂在子宫输卵管的流动情况并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在对照组中,100例中仅6例(6%)满意观察到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完全梗阻,其余94例(94%)不满意动态观察对比剂的流动情况,不能作出正确诊断.实验组医务人员均能免受放射线的辐射损害,对照组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受放射线辐射损害.结论:应用高压注射器恒速自动注药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和注药治疗可以在更安全、更方便、更有效的状态下进行,提高了妇科在这一领域的诊疗水平,适合于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的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虚拟子宫输卵管造影(MSCT-VHSG)在检查输卵管通畅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不孕症患者,宫腔内注入总量约20mL稀释碘对比剂后,进行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仪(64×0.625mm2探测器)扫描,回顾性0.6mm到1.0mm薄层重建,图像工作站进行了分析。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CPR、MIP及VR等。术后对患者的不适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在造影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扫描时间为(3.4±0.4)s;患者的平均有效剂量为(2.58±0.75)mSv。MSCT-VHSG获得的子宫宫腔及输卵管图像立体、清晰,引起的不良反应少。40例患者80条输卵管中显示输卵管通畅40条,通而不畅8条,阻塞32条。结论:MSCT-VHSG可作为不育症患者的一个可靠的、非侵入性的替代诊断技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输卵管病变的CT影像学特点,探讨CT诊断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卵管病变的CT表现,并与腹腔镜、常规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CT诊断为输卵管积水20例,输卵管积脓8例,输卵管卵巢脓肿1例,输卵管扭转1例,输卵管妊娠5例,输卵管系膜囊肿7例,输卵管结核5例,输卵管癌1例;其中误诊10例,与手术病理对照,CT诊断准确率为83%(48/58)。结论:输卵管病变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平扫表现为附件区迂曲管状囊性密度影,根据CT增强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并重视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介绍尤昭玲教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经验。尤教授认为肾虚血瘀为本病的病机,应以补肾活血法治之,自拟助卵方,并根据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制定了“攻补兼施”的治疗法则,即行经期以“祛邪”为主,经后期以“补虚”为要。行经期着重活血化瘀,祛除邪气,促进经血排出,疏通微循环;经后期着重补益肝肾,固护阴血,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子宫内膜修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