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377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27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7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信息要览     
《国土资源通讯》2003,(11):56-57
▲广东中心镇建设农地转用实行专用指标管理。近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中心镇建设农地转用专用指标管理办法》,以规范全省中心镇建设农地转用专用指标管理工作,促进全省中心镇城镇化发展。 《办法》规定,必须是经省政府批准确定的中心镇,方能申请使用专用指标。中心镇的用地规模经省计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共同核定。专用指标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账  相似文献   
32.
33.
34.
数字地面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万忠 《三晋测绘》2003,10(2):20-22
系统介绍了数字地面模型的制作过程即数据获取、数据内插和DTM的显示输出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探讨了其在实际地学分析、工程设计、辅助决策应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5.
在9210工程业务环境下,结合县局的预报工作实际,建立了以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平台,以提高县局预报业务效率为目的,制作的县级预报思路,并投入实际业务运行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阐述应用城市污染指数预报系统,结合统计预报、污染潜势分析、天气形势经验分型等综合业务。使用VB和VFP语言,实现沈阳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预报在Windows环境下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37.
沈阳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报方法与业务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应用城市污染指数预报系统 ,结合统计预报、污染潜势分析、天气形势经验分型等综合业务 ,使用VB和VFP语言 ,实现沈阳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预报在Windows环境下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38.
本文就近年施测城市地籍平面(底)图中得到的启示,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施测城市地籍平面(底)图的概况近年来,我们先后施测了某城市6KM2地籍平面(底)图,测区范围地处城郊接合部,比例尺为1,500,地形类别为建筑区Ⅱ类。居民地类型有典型的三大类:一类为正规住宅小区(居民新村);另一类为农村居民地;第三类为部分国有和集体单位用地。总体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地形地籍要素测绘采用部分解析法和大平板极坐标法测量,  相似文献   
39.
在气象通信网络系统中,气象信息资料如地面报、高空报、城市预报和旬月报等传输时效性极强。为核查气象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辽宁省气象台每月都要将全省各台站上个月的通信传输时效和传输质量以及业务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然后结合各台站的具体情况,使用中国气象局信息网络部研制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管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和人工统计方法制作出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质量报表报送上级气象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40.
福建及台湾海峡地震预警工程架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及台湾海峡是海陆板块碰撞到板内地震活动过渡带 ,东侧毗邻台湾板缘地震带 ,西侧为福建内陆板内地震活动区。这是得天独厚的观测研究大陆边缘地震构造带强震活动及板块动力学的良好地域。当前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时期 ,为防御地震造成社会灾害 ,实现以人为本 ,防患于未然 ,势必需要建构一个实用化的地震预警工程及其机制。本文即是在对福建及台湾海峡近 30多年以来观测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应用现代空间技术、数字地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架构地震预警工程与机制的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