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商晓梅  马爱军  王新安 《海洋科学》2014,38(12):142-148
<正>近年来,为了中国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广大渔业工作者致力于高价值、优良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在中国北方,主要集中研究鲆鲽类海水鱼,如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等,促进了中国沿海养殖业的发展。2009年中国鲆鲽类总产量89 600 t,2011年其高达120 000 t,鲆鲽鱼产业  相似文献   
52.
结合星载寄生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的工作原理及高稳定频率源的工作特性,给出了时间和频率同步误差模型。基于该误差模型,分析了时间和频率同步误差对干涉相位的影响,首次推导了同步误差导致的信号去相关。基于星载寄生式In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图像信号模型,详细分析了热噪声、模糊、量化噪声、基线、方位向、配准误差及体散射等去相关效应,给出了考虑上述全部去相关因素时系统的相对测高精度,并仿真分析了以Envisat为主星的寄生式InSAR系统在ASAR雷达7个不同波位下的相对测高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合理选择轨道和雷达参数的前提下,系统可以达到很好的测高精度。  相似文献   
53.
邢立达王丰平  潘世刚陈伟 《地质学报》2007,81(11):1591-1602,I0001,I0002
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sin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agilis ichnogen.etichnosp.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us torridus ichnogen.etichnosp.nov.)和莲花卡利尔足迹(Caririchniumlotusichnosp.nov.)等新属种。中国綦江足迹是中国首次发现甲龙类的足迹。莲花卡利尔足迹提供了鸭嘴龙类在各发育阶段所留下不同的足迹。  相似文献   
54.
洪古勒楞蛇绿岩中斜长石的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文章对晰脚类恐龙的分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即将晰脚类划分为2个超科、7个科。它们分别为勺齿晰龙超科Bothrosauropodoidea,包含火山齿龙科Vulcanodontidae,鲸龙科Cetiosauridae,腕龙科Brachiosauridae,圆顶龙科Camarasauridae和马门溪龙科Mamenchisauridae;圆齿晰龙超科Homalosauropodoidea  相似文献   
56.
杜恒俭 《地质论评》1950,15(Z2):185-193
自一九○一年英人伍德华(Smith-Woodward)根据了中国的鱼化石(这些材料由H.M.Becher采自山东莱阳灰色纸状页岩中),定出了中国狼翅鱼(Lycoptera Sinen-sis)以后,到现在已将有五十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中国其他各地如热河、  相似文献   
57.
黄渤海沿岸对虾体表共栖缘毛类纤毛虫的生态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着亚目的缘毛类纤毛虫是一类营共栖生活的原生动物,它们常大量附生在其它生物体表而直接或间接地给宿主带来危害。在对虾的人工育苗及养殖过程中,由此所引起的病害是相当广泛而且严重的。对于此类海洋生纤毛虫,早在三十年代国内除有王家楫、倪达书做过厦门海域的分类学方面的报道外,近五十年来尚无人从事该领域的工作。而整个太平洋西岸,包括日本,对这方面的研究亦为数极少。在欧美国家,主要是从分类和周丛生物角度进行研究,对于养殖种类体表所出现的这类病原虫,迄今尚未见有深入的、专门系统的报道。因此,随着国内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从生态分布、种类构成及为害规律诸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对于生产应用的病原调查,病害防治工作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8.
中国鱼类名录Ⅸ--魣亚目、马鲅亚目、鲈亚目(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魣亚目1科1属11种,马鲅亚目1科2属5种.鲈亚目(部分)记述23科.  相似文献   
59.
甲壳类蔓足亚纲(Subclass Cirripedia) 围胸目(Order Thoracica) 现今分为4亚目:茗荷亚目Lepadomorpha; 短茗荷亚目Brachylepadomorpha, 花笼亚目Verrucomorpha和藤壶亚目Balanomorpha。茗荷亚目是有柄蔓足类,为最原始的亚目。它的躯体分为头部和柄部。软体部分包在头部由外套膜和壳板(或无壳板)围成的腔内。柄部有肌肉层,用以附着于其他物体(或动物)上。茗荷亚目的种栖息于潮间带、潮下带至深海底,绝大多数附着于岩石、底栖动物(贝壳、水螅、珊瑚、海胆、十足甲壳类等)或其他物体上,少数种(如茗荷科Lepadidae 的一些种)附着于木材、船底、漂浮及游泳动物(如鲸类、海垫、海龟等),营漂游生活。搞清这类动物的种类对于潮间带生物群落的分析、底栖生物生态的研究及附着生物的防除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茗荷亚目在国内仅有零星报道,尚缺乏系统研究。作者整理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收藏的标本,其中大部分为1975 一1978年东海大陆架海洋调查获得,少部分为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潮间带及沿岸调查所采集。经鉴定共有55种,分隶于3总和7科26属,其中一种为新种,24种为我国首次记录。 在我国近海发现的有柄蔓足类,除少数种,如茗荷Lepas anatifera anatifera, 蟹板茗荷Octolasmis neptuni等在各海区广布外,大部分种仅出现在南海和东海,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暖水种,少数温带种分布范围仅限于渤海和黄海,有的也在东海出现,如朝鲜弱铠茗荷Abathescalpellum koreanum和中直铠茗荷Litoscalpellum intermedium等。 就世界范围而言,有柄蔓足类资料比较分散;其形态变异较大,不易鉴定;有的种仅在个别地点发现,或获得标本很少,种的正确鉴定存在一定困难;因而同物异名较多。本文对一些种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相似文献   
60.
论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由海水鱼类寄生甲壳类的寄生引起的宿主鱼类的血液,生长,生理功能和行为的病理变化特点;描述了寄生虫对寄主组织和体表造成损伤和破坏所形成的组织病理特性;此外对现有的鱼类甲壳动物病的防治药物和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