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1.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6,26(6):658-663
Braess交通网络模型是经典的图论模型,但该模型同时具有很强的地理学色彩。Braess借助一个简单的网络揭示了出人意料的地理现象:增加交通路线有时反而降低运输效率。从理论地理学的角度对Braess网络进行了数学抽象,然后利用规划理论、图论和微分方程解析等方法揭示出区域一城市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化两个重要动因:空间相互作用和宏观对称破坏。  相似文献   
12.
湖北铁山与川西北地区发现不对称鱼嘴构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云峰  曾佐勋 《地学前缘》2002,9(3):182-182
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石香肠构造的描述与研究。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以及观测和实验手段的不断提高,其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新的构造样式的出现,总是迫使人们突破原有的理论格架,重新认识、探讨其成因及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总结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工作经验,提出自由观测面自由反射界面不对称抽道集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的处理思路和计算方法。在自由观测面的条件下,反射界面可分为简单倾斜平面、规则曲面和自由反射界面三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讨论共反射面元的叠加方法。综合一般情况下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提出了“鳞片法”的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用相当位涡方法对一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静 《贵州气象》2003,27(1):28-29
相当位涡可以定量地来估计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主要介绍相当位涡方法,并利用相当位涡方法对2002年6月17-19日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个例诊断分析,借以说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在中尺度天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一次暴雨过程中的不稳定条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周玉淑  邓国  黄仪虹 《气象学报》2003,61(3):323-333
文中分析了 1998年 7月 2 0~ 2 3日发生于长江流域的持续性降水和暴雨过程 ,在分析大尺度降水和中小尺度暴雨相对应的环流场和天气实况的基础上 ,主要分析相应大气层结的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条件 ,并对切变线上涡层不稳定做了重点介绍和分析 ,计算了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判据和涡层不稳定判据。结果表明 :降水期间大气低层有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能量的积聚 ,在这两类不稳定条件都基本满足的情况下 ,涡层不稳定的维持对此次降水过程中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环境场 ,具体的计算分析还表明环境场的配置制约着切变线上低涡扰动的发展 ,是造成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立凤  张铭 《大气科学》1997,21(5):627-632
研究了非均匀层结下的对称不稳定,给出了不稳定发生的判据,并将该微分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化为一个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问题,还取不同的层结廓线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可压、绝热、无耗散的二维大气中三类定常基态的稳定性问题,并严格证明了这三类定常基态的稳定性性质是由基态的特征矩阵Λ的性质所决定的:a.若Λ在域G+Γ内处处为正定矩阵,则基态是稳定的;b.若Λ在域G+Γ内非处处为半正定矩阵,则基态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王向东  廖洞贤 《气象学报》1997,55(4):484-491
从原始方程出发,应用大气运动的对称反对称性理论,就赤道地区一呈偶极子分布的反对称冷热源对越赤道气流的形成和维持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的反对称分布对越赤道气流的影响是通过诱发和维持反对称的气压场分量来实现的。即在热源上空低层形成低压,高层形成高压;在热汇上空形成相反的气压场。这样,在赤道上空高、低层就将形成与相应气压梯度方向一致的越赤道气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二维准动量无辐散、无摩擦、密度非均匀分布的层结大气中基本气流切变对非线性方程组行波解的影响问题的研究,证明:(a)在对称稳定(q=N2F2-S4>0)的大气中:非线性行波解为周期解,且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b)在对称非稳定(q=N2F2-S4≤0)的大气中:存在两类非线性行波解,其性质是由参数B决定的。B=(N2sin2φ-2S2sinφcosφ+F2cos2φ)/σ2。(1)当B>0时为周期解,且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2)当B≤0时为孤立波解。  相似文献   
20.
一次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998年7月武汉强暴雨的天气演变特征,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先于暴雨生成,暴雨最强时低空急流也最强;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及低空急流左侧非热成风梯度的存在,使得中尺度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出现空间不稳定现象,高空急流右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和低空急流左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向暴雨区增加,暴雨区恰为这两支波叠加后振幅最大的区域,高低空急流耦合下的非热成风、中尺度对流-对称不稳定可能是这类强暴雨产生的动力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