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685篇
海洋学   297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5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大地电磁测深在陇川盆地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朝栋 《云南地质》1993,12(2):209-218
本文介绍了在陇川盆地开展大地电磁测深的情况和取得的地质效果。为了加速石油勘探步伐,尽快确定盆地的构造格架、盖层的埋藏深度、坳陷部位,从而划分盆地内的构造单元,指出找油气远景块段,该方法具有独到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代替前期油气勘探中的某些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72.
大连金州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地层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74.
刘功欧 《贵州地质》1990,7(1):71-73
1:5万赫章幅及野马川幅联测过程中,发现有九架炉组存在,查1960年赫威水地质大队在“贵州省黄河铁矿及其外围区域普查简报”中,将上述含铁、铝碎屑岩组划为中泥盆统。1973年108队在1:20万威宁幅区调报告中将其归属于中石炭统黄龙群。在1:50万贵州省地质图上亦无表示。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公布出来,在“黔中古陆”区扩大铝土矿资源的寻找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研究了头部冠状位CT可调角度扫描架的制做和应用。为了解决临床工作中头部冠状位CT扫描技术中存在的摆位困难,病人体位不舒适而移动所产生的定位不准确、图像不清晰、伪影等问题,着重介绍头部冠状位CT可调角度扫描架的固定作用和可调角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7.
伊通地堑层序构成及层序地层格架样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解习农  刘耀宗 《现代地质》1994,8(3):246-253
伊通地堑充填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碎屑沉积物,厚约2000~6000m。地堑内主要发育冲积扇体系、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体系,在地堑不同演化阶段分别构成6种沉积体系域类型.层序地层格架主要受控于构造、物源体系、湖的扩展及萎缩旋回和沉积中心分布。层序地层格架样式显示南北向隆回相间、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式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78.
79.
华南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演化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详细研究盆地中各类沉积体系的沉积构成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成因地层对比,建立了残留海湾—前陆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根据沉积体系的时空组合及其与相关等时性地层面的配置关系,划分出了3个构造沉积幕,每个构造沉积幕都是盆地基底荷载挠曲变形至弹性回跳过程的沉积响应。海平面升降变化和盆内软沉积物压实沉降虽然不能触发和主控盆地基底的构造挠曲旋回,但对各构造沉积幕的地层构型和持续时间有重要影响。盆地基底荷载挠曲变形与海平面升降或压实沉降过程以不同方式叠加,产生各种类型的构造沉积幕,与前陆盆地共生的还有后陆盆地和残留的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80.
斯匹次卑尔根岛是斯瓦尔巴特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具有较全的地质时代记录、反映多次构造运动的构造现象。本文从构造组合的观点,对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构造划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北西向三组方向,它们反映了本区自元古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不同方向的构造应力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