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392篇
测绘学   468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871篇
海洋学   436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文章通过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周各土层界面处埋设应变式钢筋计的静载荷试验,研究软土地基PHC管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了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的分布规律。认为:(1)当第一层土为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土层时,其土层范围内桩侧阻力值非常小;(2)桩身轴力自上而下传递,土层提供的桩侧阻力存在深度效应;(3)试桩表现为典型的端承摩擦桩性状,桩端阻力占荷载比重不超过5%,考虑桩顶相对位移对桩端阻力的发挥作用,引入桩顶位移修正系数后,利用规范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952.
It is well-recognized that a transfer system response delay that reduces the test stability inevitably exists in real-time dynamic hybrid testing (RTDH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lay-dependent stability and added damping of SDOF systems in RTDHT.The exponential delay term is transferred into a rational fraction by the Padé approximation, and the delay-dependent stability conditions and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SDOF RTDHT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root locus technique.First,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separately for the cases of stiffness, mass, and damping experimental substructure.The use of root locus plots shows that the added damping effect and instability mechanism for mas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stiffness.For the stiffness experimental substructure case, the instability results from the inherent mode because of an obvious negative damping effect of the delay.For the mass case, the delay introduces an equivalent positive damping into the inherent mode, and instability occurs at an added high frequency mode.Then, the compound stability condition is investigated for a general cas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ratio may have both upper and lower limits to remain stable.Finally, a high-emulational virtual shaking table model is built to validate the stability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953.
南海的构造与演化与资源环境等关系密切是本文研究重点。本文针对南海的东北部构造及其块体构造方向,利用所采集的区域地震剖面,通过解析地震相与构造及其演化的关系,提出以下观点:(1)构造分区特点明晰,可划分为五个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单元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2)南海沉积盆地无论表现为拉张-弱挤压-强挤压的何种构造格局,其区域构造应力场是统一的;(3)首次发现反射地震剖面上显示出两个浅俯冲点。每个块体构造层呈手风琴风箱式折曲并向东聚敛,体现沉积盆地从发育、成长、结束、消亡不同阶段在南海的表现,其块体俯冲方向以及块体包络区域性倾伏方向均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954.
海沟金矿为一大型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长期以来其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致使矿床成因研究受到较大影响,成矿预测等方面研究进展缓慢。采用石英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激光探针定年法对该金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测定,获得主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正、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0±20) Ma和(172±16) Ma,MSWD分别为0.31和0.35,40Ar/36Ar比值分别为298±4和299±4;进一步剔除接近大气的成分点和过剩氩高的成分点,计算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70±38) Ma(40Ar/36Ar Int.=299±10)和(165±52) Ma(40Ar/36Ar Int.=303±23)。结合已有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海沟金矿床主成矿期发生在早侏罗世晚期,成矿作用与中生代库拉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特别是由此引发的华北板块东缘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强烈拼贴并诱发的岩石圈加厚、减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5.
刘方成  尚守平  王海东 《岩土力学》2010,31(5):1437-1444
对一种粉质黏土进行了不同固结压力下的循环单剪试验,得到了相应各固结压力下的动剪模量和阻尼比随动剪应变幅值非线性变化的 曲线和 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归一化。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归一化以后的动力特性曲线,仍然因固结压力不同而出现差异;固结压力越大, 曲线衰减越慢,而 曲线增加也越缓。通过建立最大动剪模量、最大阻尼比和参考剪应变与固结压力之间的试验关系式,建议了一种实用的固结压力相关的黏土动力特性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表明,场地土体动力特性随固结压力而变化的特征不但会影响场地地震反应的幅值,而且将影响其频谱特性,且场地覆盖层厚度越大,影响越强烈。  相似文献   
956.
今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和好友到金石滩游览,经过黄金海岸时偶见一艘渔船停在不远处。灯火斑斓间,我们得到一位年近七旬、满脸饱经风浪、二目有神的老艄公的热情接待。这时月出于东山之上,海风在舱外呼呼作响。然而,不一会儿,我们便沉浸在这位老艄公那充满神奇色彩、饱含浪漫情趣的金石滩传说中。  相似文献   
957.
程龙 《河南地质》2009,(2):21-21
2008年岁末的一天,在槐树国土资源所所长赵国政的带领下,沿着蜿蜒崎岖的小路,呼吸着岭区清新的空气,我们来到了孟州市西部岭区杨洼村西南的一处沟底。转过一个弯后,眼前豁然开朗:南边,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地平整土地;中间,一拉溜5个塑料大棚梯次排开,在阳光下折射着耀眼的白光;北边,一座小型水库碧波潋滟。这里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958.
海洋浮游生态系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型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指有多少能量通过小型浮游动物传递到桡足类,从而比较沿"浮游植物→中型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细菌→小型浮游动物→中型浮游动物"两条食物链到达中型浮游动物的能流大小.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研究各个能流路径的传递效率,即能量在各个营养级(初级生产--小型浮游动物,细菌生产--小型浮游动物,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率,小型浮游动物--中型浮游动物)的传递效率.综述了国内外对上述营养级传递效率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被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的比例平均为每天60%~75%,大大高于桡足类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每天10%.海洋浮游细茵的二次生产力相当于初级生产力的30%.其中80%~180%被小型浮游动物摄食.小型浮游动物的毛生长率为30%~40%,生产力是初级生产力的21%~34%.在西班牙西北部沿海,桡足类每天摄食2%~51%小型浮游动物生产力.因此,桡足类通过微食物网摄食的能量是初级生产力的0.4%~17%,与桡足类摄食初级生产的10%处于同一量级.不考虑碎屑提供的能流,小型浮游动物对桡足类饵料的贡献为20%以上,甚至可高达50%.  相似文献   
959.
杨坤华 《地下水》2009,31(2):134-137
小型水库存在大坝坝体、漏水,水库放水洞和溢洪道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用。针对调洪验算的结果提出了加固措施和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提高质量控制等六项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60.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喷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外调查及火山喷发观测记录入手, 结合国内外火山研究的新进展, 在火山成因类型、喷发方式及喷发前兆等方面讨论了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喷发特征。指出老黑山、火烧山的火山成因类型属于单成因火山, 喷发方式不是简单的中心式喷发, 而是经历了裂隙式喷发后转为中心式喷发。通过火山喷发观测记录的分析及与国外火山对比, 揭示出此次火山喷发是有前兆的, 其前兆特征对监测预报未来火山喷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